潘佩璆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
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談了這麼多年,經歷了多份協議的簽署,香港市民對CEPA的認識又有幾多呢?與部分商界人士談起,他們也弄不清CEPA各補充協議的具體內容為何?只知去年底已簽署至第8協議。從前一些經貿合作事宜的所謂「大門開了,而小門未開」的情況,已漸次得到解決。若以兩地經貿合作愈趨頻繁為政策考慮出發點,如此的發展路向,誠是好事;然而,因經貿互惠合作趨於更緊密交流而帶出的一籃子民生大事,又該如何同步推進呢?
有關羅湖口岸交通意外的反思
12月27日,發生於羅湖口岸長途巴士車站的交通意外,遽然奪去了五條人命。惡耗適逢聖誕佳節期間傳來,倍感震撼人心。據報道,這宗嚴重車禍肇事原因,是巴士司機錯踏油門,撞向候車的人群而起的;但我更關心的是,為何要在悲劇發生半小時後,才有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搶救傷者呢?須知這個被稱為「天下第一關」的陸路口岸,人流一向極度頻繁。人們期望,一個如此重要的關口,理應對保障旅客安全、人流管理以及意外事故的應變,有更佳的表現。這宗悲劇,喚醒了大眾對跨境口岸日常運作管理配套和應變措施的高度關注。
有關經貿合作的CEPA已簽署至第8協議;同期有關其他跨境民生事務的合作項目,又是否如商業事務如此這般的向前邁進了這麼多呢?其實平心而論,若以跨境旅運為例,這些年來,關口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的措施亦著實提升了不少。只消十多秒便能快速輕鬆完成過關程序的e-通道、24小時通關的安排、以及行將落實推行的臨時兩地跨境私家車配額等等,均絕對是加強促進兩地社會全方位交流的重要里程碑。但是,12月27日的嚴重意外告訴我們,這一切改進還未能全面緊貼時代發展的需要。否則為何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以及緊急應變部署和設施,竟會出現如此的缺失呢?無論如何,人命的損失是無法挽回的,不過,記取教訓,徹查以糾正錯誤,肯定是最基本的工作了!與此同時,兩地政府亦要認真的思考,切實令兩地跨境的民生交流大門真真正正地打通,讓整片大珠三角地區能達致互通無間的融和程度。
跨境民生大門尚未打通
回歸多年至今天,專責香港與廣東省的官方辦事處,還是只得一個駐粵辦(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這個衙門,顧名思義,又是以經濟貿易為專職的。難道,我們真的不值得在廣東省這片跨境人流頻繁之地設立一個有關跨境民生事務的辦事處嗎?多年前,工聯會看到了社會的需求,到內地開辦了三個諮詢服務中心,嘗試透過民間方式為在內地工作及生活的港人排難解困。時至今日,我們總算積累了一些經驗,服務亦得到廣大民眾的認同。可是,跨境事務的複雜性和糾結程度,往往不可能單單透過民間的力量處理。若果跨境民生的政策大門未能打通,處理個案時亦往往難以入手。而有關跨境民生政策的發展路向、推行的力度和步伐的規劃,絕對該被列為未來特區政府頭號優先處理的項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