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風歌
近期,香港社會有部分討論認為特首選戰中出現「抹黑」,其中有人批評「抹黑」對選舉進程的負面影響,有人揣測「抹黑」對選情的影響,亦有人認為不需要為之大驚小怪。究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以「抹黑」為代表的負面宣傳(Negative Campaigning)呢?負面宣傳又是否真的能夠決定選情?
其實,負面宣傳在資本主義社會選舉中並非什麼新鮮事物。早在1828年的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Andrew Jackson就被競爭對手造謠指他有吃人肉的習慣。隨著科技發展特別是傳播手段的發達,負面宣傳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逐漸成為競選的主要手段之一。前美國布朗大學政治學者Darrel West的研究數據顯示,1976年美國的總統競選廣告有35%屬於負面宣傳。到了1988年的總統選舉,負面宣傳所佔的比例上升到83%。《紐約時報》有報道指,2006年美國中期選舉是在「迄今為止人們所見過的最惡劣環境中」進行的,當年9月最後一周推出的30多條參、眾議員競選廣告中,只有3條是正面宣傳,民主、共和兩黨的政治顧問都認為選舉日當日的負面宣傳廣告超過90%。這些數字充分說明,美國政客們將負面宣傳視為贏得選戰的最重要武器。
然而,學界並不同意政界對負面宣傳的看重。美國華盛頓大學John sides、印第安那大學Yanna Krupnikov等一批政治學者堅持認為,雖然負面新聞更具輿論衝擊力並且更容易令人印象深刻,但是目前所有的研究都無法證明負面宣傳與贏得選舉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係。John sides認為,除非某位候選人大幅領先對手並且民眾對該位候選人的看法尚未定型,否則負面宣傳很難在選舉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與負面宣傳相比,經濟表現才是贏得選舉的決定性因素。
1992年克林頓競選美國總統時,他的競選總部曾經設計出一句非常著名的標語:「笨蛋,問題是經濟!」(It's econnomy, stupid)。在競選中,克林頓始終專注於解決當時陷入低谷的美國經濟,儘管老布什方面一再針對他曾經吸食大麻、在越戰期間逃避兵役、與女性有緋聞以及在房地產交易中妨礙司法等問題進行負面宣傳,但這些炒作未能阻止克林頓在選前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入主白宮。而且,儘管在任期內有一浪高過一浪的「倒克林頓」運動,一波接一波的醜聞炒作,但是克林頓仍然能夠憑藉美國經濟的強勁表現成功連任,並且以65%的民意支持率結束十年任期,創下了二戰後美國總統離任時的最高支持率紀錄。
以克林頓為老師,在2012年這個選舉年中,大部分候選人都明白,贏得選戰的決定性因素是經濟表現。於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競逐連任的最重要政策就是以擴大出口特別是擴大對華出口來提振經濟及提升就業,俄羅斯總理普京重返總統大位的王牌是任內經濟發展和民生進步的成績,法國總統薩科齊亦將經濟改革作為挽回民望競逐連任的救命稻草。
時至今日,負面宣傳可能是很多選舉進程中難以避免的一部分,甚至是選舉競爭激烈的一種間接表現,但成熟的社會和民眾不會將之視為左右選情的關鍵因素,更不會在某些政客、公關或者傳媒的撥弄之下對選舉產生過分負面的評價。同樣,對於香港社會而言,各位候選人的理念、政綱和能力特別是對香港深層次矛盾的理解和對香港未來經濟發展的規劃,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