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點滴:柳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13]     我要評論

 ■馮磊

 坦率地講,我一直不知道,楊花就是柳絮。

 我一直以為,所謂楊花,就是楊樹梢上的毛毛蟲。後來有朋友站出來糾正,我才明白,所謂楊花的「楊」,其實是楊柳的「楊」,而非鑽天楊之「楊」。

 春天到了,我們一家三口到公園裡去。在公園裡,沿河的垂楊柳柔軟而溫存。

 按照我的理解,楊柳的多姿,絕不僅僅在於它的柔軟。——它那淺綠中夾雜著的金黃色,在春風中飄搖著。還有那狹長的葉子,曾迷倒了多少國畫的好手。

 實際上,一個事實是,如果沒有春風,楊柳的嫵媚就會大為遜色。春天到了,大地都軟綿綿的。走在路上,腳下的土地油油地泛著濕意。一陣柔和的風吹來,人都要被醺醉了。

 這是春天的風,春天的楊柳風。

 「楊柳風」,這是誰發明的詞彙?真的是一個好詞。

 我們邊走邊看。在路上,我順手用垂柳給孩子做了一個桂冠。說是桂冠,當然不是桂樹枝做的。用柳枝做頂草帽絕不是今天的發明。「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這是清代大學者袁枚的句子吧?一直出現在小學課本上。時隔二十多年,我仍然清楚地記得,課本上的插圖裡,騎著黃牛的小牧童頭上頂著柳冠。

 中學時代,曾被學校組織了去看電影。有一部名叫《血戰台兒莊》的電影,是講述抗日戰爭中台兒莊大戰的,非常悲壯。其中有一個細節:血戰之後的短暫間隙裡,一個中國軍人從柳樹上扯下一片柳葉。然後,悠揚的配樂響起。場景,唯美而動人。

 有同學告訴我,那位士兵吹的就是柳笛。但,馬上另有同學糾正說,那不是柳笛。儘管,樹葉吹出的聲音和柳笛相仿。

 爛漫的春天裡,到村邊溪流裡釣魚是一大快事。一個人扯根竹竿,讓母親用火把縫衣針燒彎了,做成魚u。再拿來白色的尼龍線,串在一起,一根魚竿就做成了。

 在溪流邊釣魚的時光,是悠閒而又緊張的。等魚上u的空閒,我們這些半大孩子就從樹上折下一根柳枝。然後,用小刀切成一段一段的。再後來,開始反覆揉搓柳枝,直到柳枝的皮變軟,最後從柳枝上脫下來為止。這個活兒,和大孩子欺負小男孩,抽空兒脫他們的褲子有異曲同工之妙。

 把柳枝的褲子「脫」下來,那是一個綠色而柔軟的圓筒。用小刀把其中的一端切薄,一邊切一邊試著用力吹,直到發出「嘟——」的一聲悶響。當然,聲音的高低與否,可以一邊用小刀加工一邊試驗,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我曾見過不少影視劇裡的主人公在吹柳笛。他們吹出來的聲音,都無比優美而動聽。那美妙的旋律,襯托著主人公優美的身姿,確實給人一種享受。但,我想說的是,這種聲音是虛假的。

 真正的柳笛聲,和用嘴努力去吹柳葉發出的聲音差不多。這種聲音,一般沉悶而悠遠。但,恰恰是這種樸實的聲音,才是真正的鄉間音樂。它單調、樸素,做得不好,聲音就像老牛放屁一樣發出「噗」的一聲。

 我來到城市很多年了。這麼多年裡,民樂和西洋樂器都接觸過。說心裡話,我覺得還是老家的柳笛聲音最美。因為,柳笛能讓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和無私的親情。

 當然,你也許會說,我偏心眼。

 那麼,且讓我偏心眼一次吧。

 我喜歡柳笛。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石家金谷水空流 (2012-03-13)
生活點滴:柳笛 (2012-03-13)
古典瞬間:馬可.波羅讚美濟南 (2012-03-13)
心靈驛站:逗號一樣的小鳥 (2012-03-13) (圖)
來鴻:冷香浮動水雲閒 (2012-03-13)
歷史與空間:楊良瑤出使黑衣大食 (2012-03-11) (圖)
熱點詞評:高司令 (2012-03-11) (圖)
文藝天地•短載:康復日記(二) (2012-03-11)
文藝天地•試筆:踏上北極快車 (2012-03-11) (圖)
歷史與空間:民眾利益 (2012-03-07) (圖)
豆棚閒話:閒來逛逛琉璃廠 (2012-03-07)
古今講台:說鳳陽,道鳳陽 (2012-03-07)
生活點滴:手指上的紅寶石 (2012-03-07)
來鴻:榆 錢 (2012-03-07) (圖)
歷史與空間:街頭之舞 (2012-03-06) (圖)
心靈驛站:偶然的綃 (2012-03-06)
人文世相:屋崙的華裔女市長 (2012-03-06) (圖)
詞話詩說:天地會 (2012-03-06)
詩情畫意:酒與咖啡 (2012-03-06) (圖)
歷史與空間:華彩的背後 (2012-03-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