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人文世相:屋崙的華裔女市長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屋崙市長關麗珍。網上圖片

賀越明

 說來無獨有偶,與三藩市遙遙相對的屋崙(Oakland),現任市長也是一位華裔,且是女性,中文姓關名麗珍。這情形,好似十七、八年前,三藩市和屋崙的市長均為非裔。表面看,「風水輪流轉」,如今轉到了華人頭上,其實是華人多年辛勤耕耘,已到了在政壇結出豐碩成果的時節。不過,上任才一年多的關麗珍,正處於政治生涯的危機時刻。

 屋崙是美西重要的海港城市,與三藩市隔海相望,由一座橫跨海灣的大橋連接,現有人口四十餘萬,是歷史悠久的華人聚集地,靠近市中心的唐人街規模可觀,也是華人參政的活躍之地。早在一九九四年三月,市長換屆選戰開打時,就有華人鄧維益加入角逐。他沒有任何行政經歷,一直在當地經營地產,購地蓋房或拆舊建新,出售獲利,身價不菲。為挑戰爭取連任的非裔市長哈里斯,他自掏腰包,聘請競選經理,刊佈報刊廣告,倒也贏得不少人氣。六月七日初選時,其得票在幾位參選人中僅次於哈里斯,雙雙進入十一月的複選對決,惟終以較大的票數差距落敗。

 期間還有個小插曲:初選前的五月末,適逢時任大連市市長的薄熙來率團前來訪問,與同為港口重鎮的姊妹市屋崙洽談經貿合作和文化交流。在三十一日的歡迎晚宴上,哈里斯市長致辭時風趣地說:「見到薄市長後,我很慶幸與我競爭市長職位的華人不是他,否則我肯定敗選,因為他擁有一副明星相(camera face)!」鄰座的薄熙來通曉英語,不等翻譯開口,就和在座的其他當地人士一起笑了起來。

 鄧維益競選市長的結果,早在大多數人的意料之中。他當初宣佈參選時,已給人「爆冷門」的感覺。一是他之前唯一擔任的公職是商會主席,無法證明其擁有政治歷練、經驗和才幹;二是他平時極少參加華人社區的活動,與社區領袖及居民缺乏交流,算不上公眾人物,在其他族裔選民中的知名度也不高;三是他宣佈參選較晚,而此前華人僑領因哈里斯一向關心華人社區,大都已表態支持其連任。但這位廣東開平移民後裔作為政治新鮮人,一出馬就問鼎市長,勇氣可嘉。我當年是全程報道的記者,其每項活動乃至細節,無不追蹤錄之。其時屋崙參選其他公職的華人還有好幾位,宣傳造勢活動不少,有時同一時段進行,而記者分身乏術,往往只能聚焦在爭「大位」的鄧維益身上。在初選中,不怎麼引人注目的關麗珍,競選市教育委員連任輕鬆過關。

 關麗珍出生在屋崙,畢業於柏克萊加大,擔任公職之前曾多次參加民權運動,1990年當選市教育委員,後任教委主席,2003年獲選該市第四選區市議員,期間曾任副市長。在2010年11月的市長選舉中,她以50.98%的得票率,擊敗曾任加州參議院議長的政壇老將派拉塔,成為屋崙亦是全美大城市的首位亞裔女性市長,改寫了在美華人參政的歷史!她的從政經歷,恰好證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

 在我有限的印象裡,關麗珍是出身教育界的女性,雖說幾乎和所有參政的女性華裔人士一樣,不太可能具備溫柔如水的性格,但她在市長任上處置「佔領屋崙」示威活動的作風之強悍,還是叫人吃驚不小。這一事件至今餘波未息,也給她帶來了一定的政治風險。

 「佔領屋崙」示威活動,脫胎於去年九月十七日從紐約金融中心開始的「佔領華爾街」,如同華盛頓特區、三藩市、洛杉磯、芝加哥、波士頓、波特蘭、阿布奎基、坦帕、夏洛特、西雅圖、丹佛和波特蘭等地,屋崙的示威者也聚在市中心廣場,抗議大公司貪婪不公以及社會不平等,加上其它種種不滿,乾脆安營紮寨,日夜喧囂。因嚴重肆擾周邊居民的生活,且給社會治安造成隱患,屋崙市府和警局十一月十一日公佈禁制令,要求在廣場宿營的民眾自動撤離。隨後,在十四日清晨四時三十分,警員進入廣場強制拆除帳篷,驅離宿營民眾,整個過程平順,沒有遭到抗拒。在全美,這是最早出手處置「佔領華爾街」系列示威活動的城市,比紐約還早了一天!一夜之間,關麗珍的英文名Jean Quan,家喻戶曉。

 後續的風波,更讓人見識這位女性的魄力和擔當。首次清場後,她的首席法律顧問和副市長宣佈辭職,前者提出批評,後者表示倦政;示威民眾則捲土重來,導致警方再度採取清場行動。此後,示威者與警方長期緊張對峙,而她作為市長飽受幾個政客及某些媒體別有用心的指責。到今年一月十二日,示威民眾又發起「關閉屋崙港」的大規模抗議活動,造成港口停工,當晚還焚燒輪胎,佔據街道大樓,使警員不得不施放催淚瓦斯驅趕。二十八日深夜,示威者衝進市府大樓,焚燒國旗,迫使防暴警察施放催淚瓦斯彈壓,並拘捕了三百多人,才控制住局面。

 為了全市的社會秩序和居民平安,關麗珍採取了強硬立場,也因此身處風口浪尖。當地已有政治團體發起徵集罷免她的簽名活動,而按法規需百分之十選民亦即近兩萬人簽名,截止日為五月十四日。眼下人們關注的是:這位華裔女市長,能否挺過此一危機?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街頭之舞 (2012-03-06) (圖)
心靈驛站:偶然的綃 (2012-03-06)
人文世相:屋崙的華裔女市長 (2012-03-06) (圖)
詞話詩說:天地會 (2012-03-06)
詩情畫意:酒與咖啡 (2012-03-06) (圖)
歷史與空間:華彩的背後 (2012-03-04) (圖)
遊蹤:泛舟遊濟南 (2012-03-04)
歷史與空間:老宅.牌坊 (2012-02-29)
古今講台:面對一片黃葉 (2012-02-29)
亦有可聞:智讀和情讀 (2012-02-29)
來鴻:向一棵樹致敬 (2012-02-29) (圖)
豆棚閒話:主流作家轉型,文學的一次理性回歸? (2012-02-29)
歷史與空間:同根生來煎本急 (2012-02-28) (圖)
生活點滴:一個叫緞子的女人 (2012-02-28)
人文世相:列車上的秘密 (2012-02-28)
豆棚閒話:文藝偽娘 (2012-02-28)
詩情畫意:花 灘 (2012-02-28)
歷史與空間:忠奸之間:嚴嵩與嘉靖皇帝 (2012-02-26) (圖)
熱點詞評:林書豪 (2012-02-26) (圖)
文藝天地•手寫板:孝順子 (2012-02-2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