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榮新江教授。
──唐朝與阿拉伯世界的海上交往
文: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孫詠珊
「黑衣大食」這名字滿有江湖味,不知就裡的人會以為這是某某大俠的稱號。非也,「黑衣大食」是一地名,即現今的阿拉伯。「大食」為波斯語TaZI之音譯,原是阿拉伯部族的名稱,自唐代開始成為中國對阿拉伯的統稱,《經行紀》、《舊唐書》和《新唐書》等均有記載。「黑衣大食」是專指巴格達的阿巴斯王朝(750年-1258年),黑色是他們家族的標誌,其服裝亦以黑色為主,故名。
誰是楊良瑤?
很多人受清代末年的歷史所影響,錯覺中國是個守舊且不接受外國文化的國家。事實是,自西漢開始,中國皇帝因各樣的理由陸陸續續地派遣使者出使外國,有時是為了顯揚國威,又或許是為了建立外交關係,但一般聽到讀到的都是到東南亞或者是歐洲國家,到阿拉伯世界的則鮮有所聞。原來早在唐朝貞元年間,中國與阿拉伯王朝已有非常重要的外交關係,而當時的外交使者為楊良瑤。
楊良瑤是貞元時期的一名宦官,陝西弘農人,他的名字於史書中未見記載。全世界都以為史上最早航海下西洋是明朝的鄭和,殊不知楊良瑤早於公元785年已從廣州乘海路出使黑衣大食。這一切史事的揭露皆因1984年在陝西省涇陽縣挖掘出的《楊良瑤神道碑》,神道碑上刻有楊的生平事跡,非常詳實,足以改寫唐代與大食的關係史。
這研究成果有賴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暨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的榮新江教授對神道碑的重視與熱心。榮教授對這碑的錄文進行了理校,進一步把楊出使黑衣大食的歷史事件與唐、吐蕃、大食之間複雜的關係、賈耽《皇華四達記》中記載由廣州到巴格達的路線等資料列出並整合,使後人能較綜合及完整地窺探唐朝與當時阿拉伯世界的關係。榮教授強調,以往人們以為安史之亂後海上絲綢之路便立即繁榮起來,但通過查閱史書,海上交往或貿易是到貞元、元和年間才變得熱鬧繁榮,這與楊良瑤的出使有莫大的關聯。他還指出,這個神道碑的研究空間很大,可以從宦官、唐代政治史、唐代民族關係史等多種角度來研究它。
遣使的背景和緣由
安史之亂後,唐朝一瞬間從盛世的頂峰跌落到亂世的谷地,雖勉強平息了這場叛亂,但國家仍處於內憂外患的困境,內有實力武將軍閥化的問題;外則有邊疆防守的煩惱,只好向外求援。
在眾多的周邊外族政權當中,吐蕃對唐朝的威脅最大。故宰相李泌制定了「北和回紇,南通雲南,西結大食、天竺」之外交政策,即合大食之力,齊攻吐蕃,因當時大食與唐朝一直保持良好的外交關係。其時,年滿五十的楊良瑤受命為聘國使,攜帶國信詔書,經海路出使南亞和中東國家。根據碑文,楊良瑤是自南海出發,兩三年內完成任務,該次出使的主要目的是用和平方式宣揚唐王朝的政治主張。楊良瑤雖一生多次南北跋涉,前往黑衣大食卻是他生平最重要及最貢獻良多的外交出使活動。
非海路不可
前人教導:「欺山莫欺水」,科技稍為發達的二十一世紀如是,公元785年時更該如是!那楊良瑤何以會棄易行難,走險航海呢?原來當年,若以長安為起點,往西最便捷的方法是經河西走廊通道,但這通道早已落入吐蕃人之手,而楊良瑤出使時,唐蕃的關係亦已破裂。當然,可改以向北先到回紇汗國,再折向西,走天山南北的絲綢之路,但這路遇到吐蕃和其他部族劫掠的可能性卻又大大提高。需知道楊此行的政治與軍事目的非常明確,莫非是要借大食之力滅吐蕃。他們隨身攜帶的詔書,必有「聯絡大食,進攻吐蕃」等字樣,一旦落入吐蕃軍隊或親吐蕃部族的手中,使者必死無疑,使命亦無法完成。相反,從廣州下西洋,一路上雖然要「經過萬國」,但明顯與唐朝敵對的國家卻沒有,所以使者可以放心前往,廣州亦是當時遠洋航行船舶的集結地。國家的信物和皇帝的詔書相對也容易送達,唯獨要考量如何安全的跨洋過海及天氣或氣候等問題。
出使成果
《新唐書.大食傳》中的記載:「貞元中,(黑衣大食)與吐蕃為勁敵,蕃兵大半西禦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可見楊良瑤下西洋的任務順利完成,不但成功出使黑衣大食,並對古代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的政治文化交流作出重要的貢獻。
這點可從出土的文物證明。如果說絲綢、瓷器及茶葉是古代絲綢之路上中國的主打商品,那麼玻璃器則是地中海地區中最具標誌性的產物。阿拉伯帝國繼承了薩珊王朝的玻璃工藝,製造出絢麗多彩、別具一格的伊斯蘭玻璃。在中國境內,多處古代遺存出土過中晚唐時期的伊斯蘭玻璃器皿。其中,陝西扶風法門寺集中出土了一大批伊斯蘭玻璃器,有瓶、大盤、杯等各種器形,共計18件。法門寺地宮於公元874年封閉,後來證實這批玻璃器屬中晚唐跟黑衣大食來往的那段時期。可見當時兩國應有良好的文化交流關係。
總結
同是宦官、同是出海使節,楊良瑤跟鄭和於後世人的眼裡有明顯的差異,將兩位歷史人物比較時,許多人都說楊的功績不及鄭的。也許楊的軍隊或規模沒有鄭的龐大,但不要忘記楊出使時的政治背景,他可是在僅有的資源下創造無限大的事來。不管如何,神道碑的發現與公佈為研究唐代中西交通史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證據。
(本文及圖片由城大中國文化中心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