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學文憑試通識科昨日開考。圖為其中一個試場的情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勞雅文、劉景熙)一直被質疑評卷主觀的文憑試通識科昨終於開考,學界普遍認為試卷深淺度適中,涉獵全面,部分題目更達到跨單元目的。不過,其中一條有關「港人對政治組織看法」的必答題卻引起爭議。有考生稱,擔心立場與評卷員有異會導致失分,故答題時刻意「迎合」保持中立。不過,資深通識科老師及考評局都強調,該題目要求考生是否有充分論證,得分與政治立場無關,考生亦毋須「騎牆」,反而要立場清晰,並提出理據支持。
昨日通識科考試分為卷一3題必答的資料回應題及卷二3選1的延伸回應題,曾任教育局通識科總課程發展主任的九龍華仁書院校長陳岡指,兩卷試題涵蓋範圍全面,也能達到跨單元的「通識精神」,如有關人口老化的題目,就橫跨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及現代中國3個單元。通識教育教師聯會會務顧問張銳輝認為,兩卷程度接近早前派發的練習卷,且多涉及考生較熟悉的本地議題,估計不難合格,相信可令考生信心大增。
不過,卷一有關政黨政治的問題則被指太深,且評核上或有爭議,該題目設3分題,先引用一項大學民調要求考生歸納數據,分析港人對各政治組織的看法,又節錄一段有關建制派與「泛民」之間分歧的新聞,要求考生說明提出相關看法的成因,最後則問考生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本港有不同政治組織,因而提升香港政府的管治效能」。
補習老師憂立場影響分數
考生譚家杰直言題目難答,因較少留意有關政黨政治資訊,「最無信心就是這一條」;亦有考生稱因題目涉及政治,擔心偏向任何立場與評卷員看法不一,可能會影響分數,因此回答時「口是心非」刻意中立,與本身想法有出入。通識科補習老師葉一知亦擔心考生立場影響分數,如作答所引例子是批評某一政黨,而與評卷員政見相反,後者能否客觀持平將成疑問,因「政治討論往往不是太理性」。
考生潘同學則認為,只要多看新聞都會認識題目提及的政黨問題,自己作答時便引用正反例子支持論點,「有舉一些能幫助政府管治的政黨,亦有提出一些較偏激的政黨損害政府管治」。
通識教師:相信評卷員皆專業
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稱,刻意保持中立對回答題目並無幫助,反而考生應視乎立場選取合適例子支持論點。
保良局李城璧中學通識科老師方景樂則指,評卷員都明白個人政治立場不能影響批改,否則就是不道德,相信老師都能保持專業,他更形容,若是自己評卷,如看到考生與別不同見解,或會更加欣賞給予高分。但方景樂指,該題目引用概念較多,平日少留意時事者實難答好。
考評局評核發展部高級經理(通識教育)盧家耀強調,回答題目時考生「最重要是有自己想法」,而批改主要視乎立場背後之論證過程,不會考慮所持立場,考生應在答案中呈現對問題的認知、引用相關例子解釋、整體論述及展示理據,能否充分論證立場才是要素。盧家耀又指,甄選評卷員機制不會理會其政治背景,但對其專業水準要求極嚴謹,「會考慮任教通識時間、曾否擔任高補程度通識評卷員,以及曾否修讀考評局的評卷工作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