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政恆
上禮拜聽了香港小交響樂團的樂季揭幕音樂會,在此希望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吧。
說到底,中型的音樂作品挺適合小交演奏。這一場音樂會,先有德布西的《神聖舞曲與世俗舞曲》(Danses Sacree et Profane),中間有莫扎特的降E大調交響協奏曲(K364),弦樂隊在音色方面就處理得不錯,可是三位獨奏者似乎未能帶起火花,難以留下深刻印象。
音樂會的重頭戲,應該是下半場的佛瑞安魂曲,小交的表現可謂上乘。佛瑞安魂曲在技巧上要求不大,音域不廣,而節奏也毫不繁複,相對於布拉姆斯、威爾第甚至莫扎特的《安魂曲》,還要簡約,重點正正在於音色強弱對比所產生的張力,以及內在的強烈的宗教感覺。
演繹方面,小交做到一絲不苟,女高音與男中音也有不俗的發揮,特別是前者演唱的名作《慈悲耶穌》(Pie Jesu)。而我覺得可以斟酌的,就是最後的《安所經》(In Paradisum),這是觀點上的討論,沒有對錯之分。
《安所經》只有六十一個小節,管風琴與弦樂隊引入,然後是女高音合唱出「願天使導引你到天堂……」,管風琴的Staccato,我覺得不夠明顯,也不夠歡欣、光明與雀躍。到四聲部合唱後,豎琴的十六分音分解和弦,也沒有跟管風琴密切配合,營造出更明亮的希望、更喜悅的心境,如安魂曲的經文所說,帶到永恆的安息,甚至如佛瑞個人對死亡的理解:愉快的解脫,也是向上天的福樂的嚮往。《安所經》雖短,但這一段作為安魂曲的收結,在信息與藝術上都有重要的意義,也許需要在演繹上花一點點心思,帶到不同的境界。
至於小交的版本,似乎追求肅穆、平穩、統一,如果在最後帶來一點不同的色彩,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總的來說,已令人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