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桃姐」引發一股主僕懷舊情,看過影片的觀眾,都爭相說起自己年幼時他們心目中的無名桃姐,又都直誇他們的X姐勝過劇中桃姐,戀僕之情,躍然網上報上,一如談起母親,自家母親,總比人家母親偉大,自身經歷感受良深,多少離不開主觀感情。
由此可知,香港未輸入外傭前,很多家庭僱用的本土獨身家傭,大都品性純良,多視主人的家為家,視主人的兒女為兒女,潛伏母愛天性,全無條件淋漓發揮在少主身上,「桃姐」一片,可說是對上世紀所有護主無名家傭精神上最大的敬禮;「桃姐」的貢獻和價值,就不限於橫掃多少個影展獎項了。
投資拍製桃姐的少主也該得到同一敬禮,不是嗎?有了錢,要拍電影,想到跟自己血緣無關的家傭,已是感性先行,重於情義,有人稍嫌片中少主對桃姐的關懷著墨不多,筆者倒不以為然,要知道一旦表現少主對桃姐過分關懷,便很容易流於煽情,與過去硬擠眼淚的什麼悲劇無異,變成少主做「騷」,要惹影迷閒話,片名也得要改了。總之,桃片少主投資拍出這樣一部影片,其真摯感情已毋庸置疑;這樣冷門的題材,在跟風黑幫主流影片林立中的市場殺出血路,「桃姐」已極具膽識。
從桃姐的故事,不由聯想到張國榮生前多次不斷提及照顧他的女傭六姐,他們主僕感情的深厚一定也甚於母子,凡是這類少主,大多來自未能享盡至親幸福的家庭吧,可惜當年張國榮沒有足夠靈感啟發他把六姐拍成影片,否則由他現身說法,親自製片主演甚至導演,以他當年風頭之盛,粉絲之多,相信類似桃姐這類正能量的影片,可能更早廿年出現,而且肯定與今日桃姐的票房不遑多讓,但是通過今日劉德華的演繹,失落已久的粵片倫理優秀題材得以重現,這新任影帝也算居功至偉,片中感情得到年輕觀眾認同,尤其令人感到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