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浩
「我已經購入公司百分之五十一股份,係呢間公司儭雰々H!」以前電視劇中經常有這種劇情出現,但隨著時代轉變,現在大家都知道現實中很少有人會擁有一間公司超過五成股份。
出現這類劇情的大多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那時香港的電視劇剛起步,觀眾看過的劇種少,要求沒有現在這麼高,只要每晚扭開電視,有他們熟悉的演員,觀眾已感到滿足,所以劇本也不太著重資料搜集。但到了九十年代以後,社會進步了,外國影碟流入,觀眾接觸的電視劇種類多了,日常生活知識亦豐富了,觀眾的要求也大大地提高了,尤其職業包裝的電視劇興起,編劇更加不能閉門造車。
所謂的資料搜集,最簡單就是直接找從事這行業的人來做訪問,請他們解釋他們的工作,並親身到他們工作的地方視察一下。好像醫生、律師、消防員等這些行業,如果不做資料搜集,不知道他們工作的日常運作,不清楚他們的生活模式,根本不可能純粹靠「創作」去杜撰出來的。
記得在籌備《On Call 36小時》的時候,我們編劇組曾先後訪問過逾二十名專科及實習醫生,其中甚至包括屯門醫院的著名腦外科醫生方道生醫生,即菲律賓人質事件中梁頌學的主診醫生。這位大人物肯親自接見我們,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他想告知我們現實中的醫生並不如電視劇般,可以經常蒲蘭桂坊落酒吧的;第二,他很想告訴我們手術過程中各醫生護士的正確企位。這些資料若非由真正的醫生告訴我們,我們根本無法去「創作」出來。
不過,我會形容這些資料只是一些硬件,創作劇本時更加需要的其實是他們的軟件,就是他們的心路歷程、他們最真切的感受,還有就是這種行業的人士,他們說話的模式。不同人除了因為本身性格之外,也會受到其行業所影響。
在《On Call 36小時》開劇的初期,編劇組曾訪問過一位專科實習生,他講述自己第一次cert(確定死亡)人的經歷。因為之前完全未接觸過該病人,第一次見到他時已是對方的屍體,而且還要在晚間凌晨時分,心情當然是戰戰兢兢的,當為死者用心電圖檢查時,竟然傳來訊號,幾乎給嚇破膽。原來人雖然已離世,但心臟不會一下子就停下來,所以仍有訊號並不稀奇,要稍等一段時間再做測試。這麼煩人的工序,來來回回幾遍,甚麼驚恐的感覺都跑掉了。不過若然病者已入院一段日子,醫生跟他經已建立了一定的關係,到病者離世,要去cert人時,又是另一番滋味。這位實習醫生的感受,後來就演變成劇中羅仲謙飾演的洋蔥與黎彼德飾演的三叔的關係。
不過,從官方途徑找到的一般都是官方答案,如你要找警方資料,循官方途徑就得聯絡警察公共關係科,難道你以為他們會向你提供飛虎隊、保護證人組,甚或臥底的詳盡資料嗎?又正如你計劃籌拍古惑仔系列,更加不可能有甚麼官方途徑提供。要找到最真確的資料,可能還得用上一些另外的方法。是甚麼方法,待你有機會做編劇時再告訴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