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這次政府架構重組,只是組合的合理化、兩司工作平衡分配而已。如果要作一些補充,就是架構中缺乏有分量的政策研究機構;在內地事務方面,駐粵辦、駐京辦的職能也應檢討。在過去十五年,中國經濟起了大飛躍,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五倍,香港只增長了三分之一。香港的股票市值、交易額、集裝箱運輸已經落後於上海。如果香港人仍忙著閉門互鬥不休,有人以阻礙香港改革發展為樂的話,我真為香港、特別是下一代年輕人的前途憂慮!
新一屆政府正在密鑼緊鼓籌組中,按照候任特首梁振英提出的改組架構,在政務司及財政司以下均作出一定程度的變動。第一是各增設一位副司長,分擔兩個至三個局,更大的變動是改組原來的十二局為十四局,並且在工作範疇作出調整。
架構重組合理 有利落實政策
在司級官員的分工上,回歸後由建立政治問責制,經過多次重組後,政務司司長統管九個局,財政司司長管三個局、加上金管局和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相對於回歸前,政務司司長統管整體行政運作,財政司管經濟及財政已經形成兩司平行、各司其局的情況。自從財政司下設立發展局以來,負責管轄屋宇、建築、地政、規劃等署。而龐大的房屋署卻與運輸等放在政務司司長之下。近年在發展與環境保育、規劃方面使發展局應接不暇,卻又受制於政務司下的環境局及房屋署等的事件及問題頻生,社會對此有不少意見。因此、候任特首重組發展局為房屋規劃及地政局,理順了原來兩司分管的互相牽制關係。
其次,原來的架構在財政司下設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分管十二署級機構,還管上了電台、天文台、電訊、影視娛樂、科技等等。這個司長可難做啊!現在候任特首重建工商及產業局,在香港產業結構及發展理念上將會出現較大的變化。
改組後政務司下轄公務員事務、政制及內地事務、環境、食物及衛生、民政事務、保安六局;新設的副政務司長分管教育、勞工及福利、新設的文化局三局,合共九局。在財政司下轄財經事務及庫務、改組後的房屋規劃及地政、運輸及工務三局;新開設的副財政司分管工商及產業、科技及通訊兩局,合共五局。
這四位司級官員目前急於大規模開展工作的是地政及房屋,工商及產業發展等。這些發展計劃都是候任特首在政綱中作出承諾,而實施方面不可能短期見效的!
至於新開設的兩個新局是文化局及科技通訊局。在香港過去一向以經濟回報為標準的運作模式下,要改變思維乃非易事,而且阻力很大。
阻礙架構重組 罔顧香港發展
總的來說,這次政府架構重組,只是組合的合理化,兩司工作平衡分配而已。對於經常關注香港時事的人看來,是不難理解的!
如果要作一些補充,就是架構中缺乏有分量的政策研究機構。香港的政治、經濟、社會等發展策略不能單靠開幾次策略發展會,各抒己見就成。環顧各國以及內地各省市都有經濟社會研究部門。而香港回歸十五年卻未能給市民前景及信心,實在很值得我們反省。在內地事務方面,駐粵辦、駐京辦的職能也應檢討。我記得特首曾說過,現在政府的部門已經可與內地直接聯絡,駐京辦作用不大了。當然,如果駐內地官員只做聯絡雜務的話,實在沒有必要。但是、如果他們在政策研究上發揮作用,為香港的政府官員提供基本資料,以助制定及執行政策,推動CEPA才會有進展。我記得大約兩年前梁振英先生說過:香港的美國領事館的規模不知道比香港駐內地的辦事處大多少倍,以香港與內地關係的重要而言,實在不成比例!
在過去十五年,中國經濟起了大飛躍,國內生產總值增加了五倍,香港只增長了三分之一。香港的經濟規模與內地比較由1997年的17%下降至2011年的3.9%。同期對外貿易的比重也由1.2倍下降至25%。全國有十個省市的GDP超越香港,今年深圳也會超港了。香港的股票市值、交易額、集裝箱運輸已經落後於上海。如果香港人仍忙著閉門互鬥不休,有人以阻礙香港改革發展為樂的話,我真為香港、特別是下一代年輕人的前途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