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市民在縣城地方稅務局辦理納稅業務。 新華社
時富金融策略師 黎智凱
國家統計局27日發佈報告,1至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4525億元,同比下降1.6%。其中,4月份當月實現利潤4076億元,同比下降2.2%,而前三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3%。其中國有企業,外資企業利潤下滑情況較為明顯?在筆者看來,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有必要採取相應的調控措施。
新一輪刺激經濟政策開始
據初步統計,1至4月份,新增項目增長8000多個,僅4月發改委批准項目就多達328個,近乎去年同期的兩倍。進入5月以來,發改委項目審批再次提速。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項目審批與批准」欄顯示,僅5月21日一天就有高達100多個項目獲得批覆,獲批項目總量幾乎相當於5月前20天的總和。與前兩年相比,今年政府預算內投資下達的速度明顯加快。一季度,預算內資金同比增速達到24.9%,為兩年來最高。
在筆者看來,刺激政策是有可取之處的,尤其是在當下經濟增速大幅下降、歐債危機深不可測的背景下,國家發改委審批項目增多,有利於經濟的穩定增長,但是國家再推出類似「四萬億」那樣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概率很小,因為它不可持續。
形勢較金融危機時更複雜
經濟學上常把投資、消費、出口比喻為拉動GDP增長的「三駕馬車」。今年形勢某種程度上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更為複雜:出口不樂觀,消費依然疲憊,產業空心化嚴重。至此,拯救GDP的行動開始全面升級。
筆者認為,與其費力地去折騰已經非常有限的「老馬車」的潛力,不如再次重視供給主義下的新工具,特別是減稅可能帶來的經濟活力。據2009年福布斯全球稅務負擔指數顯示,中國老百姓的稅務負擔排全球第二(法國排名第一),而中國百姓人均收入卻排在世界100位以後。
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教授指出,中國經濟要轉變增長方式,要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讓大家敢消費、願意消費。為了撬動消費,筆者認為,要加大增值稅減稅力度,因為增值稅是第一大稅種,在中國稅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只有它減,才有減輕整體稅負的可能,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是降低個人所得稅;其次是要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減稅;第三是適當調整進出口環節的稅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