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汽車零部件工業協會會長 香港電子業協會副會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常務會董暨中港經貿商機委員會主席 黃震博士
5月30日,廣東省朱小丹省長接待了香港工業總會的代表團,與大家一起評估了全球經濟及國內的消費市場情況,對目前港資企業在珠三角的困難的經營環境進行深入探討。
在「經濟寒冬」的嚴峻形勢下,港資企業,特別是在珠三角的港資加工製造業,眼下日子越來越難過。於此境況,鼓勵港資企業引進設備,從而提高機械化運作水準、開展粵港科技合作,利用粵港兩地的優勢共同引進世界各地的專利及核心技術,從而提升粵港兩地的工業產品附加值等方式,才能真正幫助企業渡過「寒冬」,走向製造業的春天。
製造業作為一需要政府大力協助的產業,粵港兩地及各地方政府只有及時調整政策,推出強有力的扶助措施,才能在經濟蕭條的冬天為港資企業取暖避寒,帶來盎然的春意。那麼如何為珠三角的港資企業排難解憂,養生求存, 筆者初步歸納以下四點關鍵:
關注各地政府歷史收費
地方政府歷史收費問題是首要:目前,東莞市各鄉鎮的多種歷史收費仍涵蓋港資企業,諸如此類的歷史收費使珠三角的港資企業在稅、費方面承擔了雙重負擔,從而削弱了珠三角港資企業的競爭力及生存空間,也許這就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珠三角的港資製造業升級轉型緩慢,部分原因也是因地方收費未能協調處理好,港資企業無法從來料加工轉為獨資經營,難以升級轉型。所以地方政府出面進一步解決部分地方政府的歷史收費問題,是「渡寒」的首要關鍵。
內銷市場分為二大種類:一為零售消費市場;二為產品配套市場。消費市場中,配套企業佔較多比重,而港資企業大部分正是作為供應商的配套企業。除了積極協助港資企業進入內銷零售消費市場外,如何能協助港資配套零部件企業進入內地終端產品配套市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內地的終端產品配套市場相對於港資而言比較陌生,需進入的門檻也比較高,其中的人際關係更是繁雜,對此港資企業較難適應。如果政府部門能積極協助組織及推動,相信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粵港技術合作促「脫控」:對於高新科技技術的來源及取得,我們也可分為二方面:一是投資自主研發,提高產品技術質量及檔次;二是吸納引進外國先進技術,協助提升自身的技術水準及產品技術質量。目前很多外國的技術專家,對內地的知識產權做很大的保留,不願將專利技術釋放內地,也不願將技術帶到內地進行深化推廣。
香港擁有獨特的法制環境,可將更多外國專家的專利或核心技術納引到港,在港建立「國家級的工程研發中心」分中心,利用內地的優質人才和廣闊的消費市場,使其專利和核心技術產業化及市場化。同時也可提升粵港兩地企業的技術水準,減少長期依賴國外的核心技術及其他關健零部件的情況,逐步擺脫國際技術強國在技術上的封鎖和控制。
粵港兩地的工業科技聯絡小組:建議立即成立粵港兩地的工業科技聯絡小組,定期開會交流意見,制定具體合作方案和長期的規劃綱要,使粵港兩地的工業科技發展久而不衰。歐債危機的啟示:沒有強大工業基礎支撐的國家,經濟最脆弱!所以,粵港兩地工業和科技平穩健康地發展,是確保粵港兩地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信,只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同心協力,港資企業就能安全過冬;只要企業和地方政府共同努力,「回春」將不再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