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松
香港回歸祖國十五年,香港教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在量和質方面都有顯著的提高,舉其大者,有以下九項:
(一)政府對教育的投資大幅增加,從回歸前每年三百億元左右增至本年度的六百多億元,使教育得以迅速發展,特別是優質教育的推動上見成效,許多學校獲得優質教育基金的資助而促進教學。專上教育亦提前完成六成入學率的指標。
(二)實行中學六年(初、高中各三年)及大學四年的新學制,這是香港學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不僅使香港學制與國際的主流學制接軌,更為香港的中、小學和大學提供足夠的年期,使各種教學領域和教育課程能夠充分發展。
(三)對課程作出重大改革,根據「啟發與創新」的先進教育理念,吐故納新,摒棄高中文理分科的傳統模式,推行通識教育,使它成為高中的主要學科。在高中階段實行必修科和選修科的新模式。
(四)推行「兩文三語」的政策,使它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目標。各校逐漸改變「重英輕中」的錯誤傾向,中文教育開始受到重視,普通話課程在中、小學普遍推行。
貫徹國民教育是重要舉措
(五)以中學文憑試取代沿用了數十年的中學會考,後者採用「常模參照評估模式」,將個人的會考成績與團體的他人的會考成績作比較,這只是相對成績;而前者則採用「效標參照模式」,將個人的文憑試成績與某個設定的效標相比較,從而確定其所達到的效標(即五個等級中之某一個),這可較為準確地測出考生的學科水準。
(六)推行母語教學,令香港約三分之二的中學生獲得裨益因而提高了學科水平。實踐證明,母語教學勝於非母語教學,今後須排除干擾,堅持「中英並重」的教學原則,使母語教學發揮更大的功效。
(七)貫徹國民教育。回歸初期,教統局便明確提出,學校作為教育的搖籃,有責任向青少年推廣國民教育。近年,教育局決定將「德育與國民教育」獨立成科,在中、小學全面推行。這是一個重要的舉措,有助學生通過課程加深對祖國的認識,增加國家觀念和民族感情,成為愛國愛港的年青一代。
(八)推行小班教學。年前已在小學普遍實施,初步反應是良好的。中學正在局部(某些科目、某些班級)開展。教育界期望小班教學與增加師資並舉,以發揮小班教學的效能,料能引起當局的重視。
(九)廢除學能測驗,使小學課程解除該試的羈絆而暢順推行,師生的壓力亦得以紓緩。
今後教改重精工細作
以上成果,得來不易,其間幾經磨合,多番爭論,反映了教育問題的複雜性和教育改革的艱巨性。教改確實引起巨大變化,有的人不習慣,有些人因教改的某些缺點而不滿,因此教改至今仍具爭議性。筆者認為,推行教改長達十年多,其主要的政策措施經已落實,今後不宜大變速變,重在精工細作,以鞏固和擴大成果。為此,似有需要切實解決以下的幾個問題:
(一)發揮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目前師生普遍感到負擔過重,壓力過大。教育局和學校管理層並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是拿不出辦法,原因何在,必須深入探究。既是老大難問題,便要集中力量,加以解決。切勿拖拖拉拉,老是按常規辦事,這會使人洩氣。
(二)加強對後進學生的關心和教育。長期以來,後進生(即第三組別學生)存在的問題未獲正視,政府雖然對這一組別的學校增撥資源,卻沒有列為工作的重點。這些學生人數不少,他們能否健康成長,不但關乎其未來的命運,亦對社會造成深遠的影響。
(三)努力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理論上或口頭上,大家都贊成這個方針,可是在實踐上能充分貫徹者似乎不多,乃因教育受到功利主義的侵襲,這是社會的現實。不過,有些學校面對這種現實仍然能夠秉持整體正確的教育理念和原則,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加強品德教育。希望教育局以點帶面,予以推廣。
(四)加強教育局與學校的溝通。過去教育局推行一項新政策之前,雖然都做過諮詢工作,但是由於平時對教師的教學情況、教師面對的困難、教師的心理和情緒了解不足,不時會引起教師的反彈,證明上下溝通出了問題。建議教育局制訂行之有效的溝通機制,促進相互的了解和合作。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先生走馬上任,人們寄以厚望。但願他對教育事業滿懷熱忱,全情投入,繼往開來,有所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