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正在進行經濟轉型,使其從依賴對環境污染大、勞動密集及不可持續的產業,轉向依賴內需,以及發展較高端的新興產業。圖為內地大型商場。資料圖片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中國國家統計局於今日(13日)公布內地今年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數據,市場預期將同比增長7.6%,這不但低於第一季度的增長8.1%,更創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長速度。
若數據真的如市場預期般只增長7.6%甚至更弱,反映出作為環球經濟火車頭之中國自身經濟動力亦逐步轉弱,再加上通脹回落的速度加快,令市場出現愈來愈多內地經濟發生硬著陸,甚至如日本般走入通縮夢魘的言論,加劇市場對環球經濟前景之憂慮。
另一方面,其他近日之數據亦反映出內地經濟增長正在放緩;自6月份起,秦皇島港口的煤炭庫存一直維持在940萬噸的高位,即使達致夏天的用電旺季,各地更開始實施限產的措施,但煤炭庫存仍然高企,反映內地對煤炭需求減弱,暗示內地經濟疲弱。此外,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更顯示,國內大型工業企業5月份之利潤總額較去年同期減少5.3%,化工企業的利潤更是急跌了23%,顯現出中國經濟正在轉弱。
然而,雖然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但增長速度仍然處於環球各國的前端,內地工資亦持續上揚,內需市場仍處於擴張期,因此,內地經濟硬著陸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通脹下降速度較預期快,亦為中央提供更大的政策空間,使其可通過更大規模之宏觀調控,以穩定經濟增長,事實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最近亦一再強調,將會推出政策穩增長。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已成事實,但想深一層,經過了過去30年的快速增長後,中國仍能保持住逾7%的經濟增長,成績已十分理想,而過去中國以便宜勞動力推動出口的增長模式,亦正在失去動力。因此,與其說中國經濟正面臨硬著陸的風險,倒不如說,中國正在進行經濟轉型,使其從依賴對環境污染大、勞動密集及不可持續的產業,轉向依賴內需,以及發展較高端的新興產業。
隨著經濟結構變化,相信未來中國透過基建投資推動經濟增長之比例應會減少,消費開支對經濟增長所發揮的作用將會加大,中央政策重心的轉移,使某些行業未來或會失去國策的支持,經營或會面臨困難,甚至出現倒閉潮。
這亦是經濟轉型的必經階段,因此,中央不能因為少許的陣痛,而放棄改革經濟的方針,事實上,缺乏競爭力的企業被淘汰,這將可使資本及勞動力被用於其他更有價值的用途,令資源得到重新分配,對內地經濟長遠而言反而有利。
假如中國能夠成功走出早前「十二五」規劃的經濟改革之路,那麼中國經濟將可變得更成熟,行業發展更全面,進一步加大對世界的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