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江華
——實收131名單 7單爭5「超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2012年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日正式結束,選舉事務處在扣除地方選區及各界別的退選者後,是次立法會收到破香港回歸以來歷屆立法會選舉紀錄的131份提名,競逐70個地區直選和功能界別議席,其中地區直選方面共有69張參選名單,也是歷屆之冠,競爭激烈。其中最矚目的是首次由全港320多萬名選民選出、新增的5個「超級區議會」,即區議會(第二)界別,共有7張名單角逐5個席位,民建聯劉江華、李慧琼共2張名單,及工聯會陳婉嫻團隊,將迎戰反對派的4張名單,成為今屆最矚目的「明星戰」(尚有相關新聞刊A4、A5、A6、A7及A8版)。
今年9月立法會舉行的立法會選舉,議席較上屆增加了10個,全數共有70個議席,包括透過全港5區直選產生的35個議席,30個傳統功能界別議席,及新增設的5個「超級議席」。在昨日立法會選舉提名結束日,5個地方選區和29個功能界別的選舉主任,在剛過去兩星期提名期內共接獲137份提名表格,剔除已退選的名單則有131張,69張為直選名單,其中以新界東競爭最競烈,共20張參選名單,爭奪區內9個議席。
兩營料各兩席 勝負取決第五席
在功能界別方面,各選舉主任共接獲62張參選名單,其中,傳統功能界別共有14個界別16名參選者並無競爭對手,估計可自動當選(見另稿),而最受矚目的超級區議會選舉則接獲7張參選名單。
由於新增5個「超級議席」由320多萬名選民選出,估計每張名單最少需取得30萬至40萬票才能穩奪1席,在建制與反對派「3對3」的戰局下,外界預期兩大陣營可各穩守2席,最終勝負則在於「超級第5席」花落誰家。由於超選乃政壇新事物,沒有前人經驗,加上選民投票取向難測,各黨派事先聲明難以協調或配票,只能各自努力,做好準備。
票王票后帶新星 建制派配置優
在建制派方面,將會和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及其黨員涂謹申組成的2張名單決戰:原屬新界東直選的劉江華及原屬九龍西直選的李慧琼,分別將其原選區讓位黨內新人,自己披甲出戰全港性的「超級議席」。為保「雙雙入局」,劉江華將主力吸納新界票,李慧琼則盡力爭取港九兩區選民支持,希望在策略性配票下,能為民記在超選中打響「雙響砲」。
工聯會亦派出榮譽會長「嫻姐」出戰,嫻姐自2008年淡出政圈後,轉攻地區經濟民生工程,至去年底榮登「票后」重返區議會,今次再下一城參選超選,旨在強化基層弱勢及勞工界在議事堂的聲音。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及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被問到對「超選」選情看法時,不約而同表示建制派較有可能贏到3席,反對派佔下風的原因是配票能力不及建制派。宋立功還預料,工聯會陳婉嫻、民建聯劉江華和李慧琼、民主黨何俊仁會順利當選,最後一席是民主黨涂謹申和民協馮檢基之爭。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分析指,「超選」將非常考驗政黨的配票能力,而他認為建制派組織的方法比較優勝一點,相信建制派取得3席的機會較反對派大,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亦估計,建制派能在「超級區議會」5席中佔到3席,而在反對派方面,民主黨的選舉機器已運作得非常純熟,相信何俊仁可取得1席,最後1席則會由涂謹申和民協的馮檢基爭逐,而他較為看淡馮檢基的選情,認為對方的知名度較一般,且民協本身能得到的票數也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