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談:鳥中熊貓「海南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24]     我要評論

范 舉

 有些古代的生物,仍遺傳下來,就叫做動物化石,例如熊貓,非常罕見。他需要古代的生活環境,例如生長在高山的特殊的竹林裡,以吃這些竹葉為生。保護好這些動物化石,可以了解這種物種古代的生存環境,更好保存這些古老的生物。

 我們已知鳥類中的活化石,最珍貴的瀕臨絕種鳥類是朱,世界瀕危動物紅皮書、譽為「鳥中大熊貓」的海南鳽(讀作開),目前只有一百來隻。此鳥係英國人於一八九八年在中國海南島五指山首次發現,因僅在大英博物館保存有一個標本,故被稱之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一九零二年又有外國人在宜昌發現這種鳥,一九二九年中山大學學生在廣西金秀大瑤山採集到標本,此後九十多年間,該鳥不見蹤影。

 海南鳽為堅鳥,近年又在湖南神農架、廣西、廣東南雄現身,令人振奮。這是中國近年設立國家自然保護區公園政策的重大成果。

 廣東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技術員鍾平生介紹,這是該區第二年發現海南鳽,保護區工作人員已在鳥窩附近搭帳篷通過紅外線望遠鏡觀察了三個多月,記錄了一對海南鳽親鳥孵化哺育雛鳥的詳細過程。中國的科研人員已經掌握了保護和養育這一種活化石鳥類的規律。

 海南鳽為中國特產鳥,又名海南虎斑鳽、白耳夜鷺,分屬鸛形目、鷺科、虎斑鳽屬。這種珍貴的鳥類,好像灰鷺,最大的分別是眼睛後面,有一條長長的白眉,渾身的羽毛有斑紋,灰黑色夾雜著白點,嘴部又長又尖,有點像翠鳥。棲息於亞熱帶高山密林中的山溝河谷以及鄰近水域的其他地方。這種鳥類不喜歡陽光,白天多隱藏在密林中,早晚活動和覓食,數量極為稀少,食物以小魚、昆蟲、小青蛙為主。一般而言,兩邊是高聳的峻嶺,東西方向的峽谷之中,可能會有適合海南鳽的生存環境。在長江以南,海南鳽是一種遷徙的候鳥,夏季的時候,可以飛到長江的南部,冬季的時候,就會向廣西和海南遷徙。在廣西和海南,以留鳥的模式生存。

 近年廣西大學開展了「對廣西南部白耳夜鷺生存狀況及繁殖棲息地選擇的調查」項目,廣西大學考察隊的女學生余麗江和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的代表一共五人曾飛赴英國倫敦接受了有關保護瀕臨鳥類的系統訓練。目前,僅在廣西南部的武鳴、上思、扶綏等少數幾個縣發現牠的蹤跡。湖北的神農架、杭州附近的天目山、安徽霍山、福建的邵武、建陽、廣東省的英德、海南省的白沙、瓊中、五指山,發現過海南鳽的蹤跡。

 中國的開放政策,大大增加了保護自然的人才,加上近年增加自然保護區,大量種植樹林,南方的綠化面積大幅度增加,所以,鳥類的活化石品種海南鳽,又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

相關新聞
澳門國際音樂節 歌聲 樂韻 醉濠江 (圖)
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一覽
敢觀舞台:精準是王道 (圖)
換個角度看城市 香港首次參加利物浦雙年展 (圖)
末日來臨時的求友/偶記 (圖)
銀幕短打:計算與真誠的比例
最新影訊:八月戲院同步獻映 (圖)
視事追擊:《May Queen》啟航之前 (圖)
百家廊:一線牽天涯 (圖)
翠袖乾坤:永恆的接力
古今談:鳥中熊貓「海南鳽」
琴台客聚:外來者與方物志
生活語絲:文物和故居
演藝蝶影:《劇場會客室》百人
記憶後書:Diva華麗之後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