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眾所周知,公民教育科向來也是校本課程,即是說前線教師具有選取教材的自主權。筆者所知不少學校也是按學生的情況,設定議題,予以施教,從來也看不見政府干預。就算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同樣不設公開考試及呈分制度,學生和教師有十分大的空間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何來「洗腦」?但是反對者一於反對到底,他們的行徑和思維凸顯了橫蠻的一面。
近日,國民教育之爭論愈演愈烈,絕食、罷課,甚或所謂佔領政府總部,反對者的舉措,已完全乖離理性的討論,他們用威脅之法要求政府「撤科」,別無他選,又拒絕對話,他們的所為所言一點也不文明,他們的邏輯委實教人費解。
反對者只懂喊口號
首先,幹嗎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或其骨幹代表拒絕接受邀請,加入「開展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委員會」?他們的理據是特區政府想藉委員會淡化國民教育之爭云云。拒絕溝通然後猜想對方動機,這只是陰謀論作祟。委員會連會議也未召開,便把它看成是「橡皮圖章」,況且,特區政府已一再表明委員會內甚麼也可以談,惟反對者似乎充耳不聞,總之反對到底,他們的行徑和思維凸顯了橫蠻的一面。
至於國民教育等於「洗腦」之論,這究竟又是甚麼邏輯?筆者要問的是:究竟反對者有否詳細披閱二百多頁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要知道,反對者開初反對的是《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這本手冊根本不是甚麼指定教材,若教師認為所論偏頗,大可束之高閣,自擬教材。難道我們信不過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自主?還是連教師也信不過自己呢?
眾所周知,公民教育科向來也是校本課程,即是說前線教師具有選取教材的自主權,筆者所知不少學校也是按學生的情況,設定議題,予以施教,從來也看不見政府干預。就算是「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同樣不設公開考試及呈分制度,學生和教師有十分大的空間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何來「洗腦」?反對者需要回答的是為何反對設科?為何只可有公民教育,而不可有國民教育?他們對《課程指引》有何疑慮?他們理想的教與學模式是怎麼樣?觀乎近日反對者之論,最明確的只是「撤科」之聲,他們似乎未能說清為何國民教育等同「洗腦」。由此觀之,反對者只流於口號的叫喊,並沒有提出具建設性的建議或方案。
製造輿論壓力迫「撤科」
最後,大專界提出罷課之議,筆者不禁要問:我們的未來社會棟樑幹嗎如此不理性?罷課與國民教育之論有何關係?說到底就是以此作為姿態上的宣示,甚至製造輿論壓力,脅迫政府「撤科」。筆者再問:罷課有助解決問題嗎?罷課有助釐清反對者就國民教育科所提出的疑慮嗎?若否,幹嗎做一些如此不負責任的行為?
筆者一直認為,文明社會當以理性解決問題,要解決問題先要認清事理的本質。倘若人云亦云,盲目附和,怎配高舉獨立思考的旗幟?叫囂沒用,最實在的還是一讀《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並了解此科由倡議至擬寫指引的背景和過程數以年計,便可知當中非一年半載之事。又此科並非只是國情之論,兼及陶養品格。近月無端把國民教育科鬧得沸揚,反對者不問緣由,執一廢百,誠教人痛心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