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楚洳在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的畫室作畫。攝影:劉國權
繪畫是人類最原始的表達內心情感的藝術途徑,而當繪畫與不同的媒介產生理念的對撞交流時,則可以爆發出更為巨大的能量。本地藝壇青苗李楚洳(Samantha Li)首創的「P ON P」(Painting on Photo)「相中畫」,就結合了攝影和油畫這兩種引人入勝的藝術形式,以真實場景作為背景意念,加上藝術家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攝繪出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派畫作。現為香港大學藝術系三年級學生的李楚洳,雖然非常年輕,但已嘗試探索真實與虛構之間的連繫,並試圖開拓全新的藝術面貌。而「P ON P」系列作品的誕生,更讓我們看到了香港藝術界新生力量勇於創新的可貴精神。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甚麼是「P ON P」?它是年輕女孩李楚洳攝繪幻想中的大自然,更是一種在相片的基礎上作畫的新派藝術。「P ON P」即Painting on Photo,是通過二次合成的方式,賦予相片以繪畫的生命力,令「相中有畫」、「畫中有相」。李楚洳嘗試以這種新穎方式,刺激觀眾的感官思維。
曾遊歷各國的她,領略過各地歷史內蘊,更在世界不同角落拍攝下自己鍾愛的許多自然景物——因攝影記錄親身所見的美麗而感動,成為了「P ON P」最初的構想意念。旅程結束後,她將相片運用電腦技術處理,打印在畫布上,再將奇異幻想以油畫繪於其上,二次合成賦予相片全新的面貌。
先用鏡頭拍攝「現實」影像,再以油畫的「想像」手法,作最後的加工創作。李楚洳的完成品不但能打破創作框架,提高藝術價值;也充分表達出創作者對事物的心理感受,使觀眾從「相」與「畫」渾然的意境中探索到作者的內心世界,並被她畫中的細緻心思所啟發與感動。
當我們欣賞她的畫作時,會切實感受到其中充滿青春意趣的想像力,鴕鳥變成了搖滾巨星,黑白的斑馬則可以充滿色彩。而當我們走進這位年輕女孩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之同時,李楚洳卻並不為作品提供單一詮釋,她更希望透過觀者及藝術家的思想交流,讓畫作引發多角度見解,帶給觀者更新、更深刻的藝術感受。
「P ON P」或許正代表了香港藝術界年輕一代對生活的敏銳探索,與敢於打破創作常規的真誠思考。
藝術的本質是喚起共鳴
這次展覽中所展出的90幅作品,是李楚洳由去年開始構思並完成的。自小就喜愛攝影和繪畫的她,小時候畫水粉水彩,高中開始接觸到油畫。「之前一直用傻瓜機拍照,進入高中開始認真地去攝影。」但她認為相片不足以表達她希望傳遞的信息,所以嘗試將油彩放上去,更為準確和直接地傳達「自我」。
大多數相片都是旅途中拍下的,且很多完全是無意識捕捉下的景物。我們從中當然能看到她對動物和自然的強烈愛意,所以許多的作品呈現實際上很具主觀性——兩隻玩鐵皮玩具的小獅子傳達了她懷念幼時玩具的心情,這種源於生活的素材讓人看後不禁會心一笑。而在以象牙為主題的作品中,她則將青花瓷花紋加在了被世人視為價值連城的象牙上,試圖傳遞一種人對動物態度的反省:究竟真正珍貴的部分,是否只是「象牙」那一部分?人應當對自己的心態作出檢討。更有草原上一對獅子的Whatsapp傳情對話,和《那些年》將野生動物放置在香港街景之下的有趣對撞。
李楚洳這樣年輕,卻已經能夠尋找到自己的創作路向,打開屬於自己的創作格局,當然並非易事。她笑言是機緣巧合,作為「賽馬會鯉魚門創意館」苗圃計劃的首批藝術工作者,她有幸得到了許多畫壇前輩的悉心指點,也從前人的經驗中獲得了許多啟發。
而未來無論怎樣發展,繪畫都是她不會放棄的重要興趣。她相信:「藝術作品需要有人的共鳴,如果沒有共鳴,一定不算是成功。」當然任何形式的藝術創作都有其自身價值,但李楚洳認為,即使是非常抽象的作品,也需要讓觀眾知道可以從哪個方向去欣賞和理解。「否則看畫的時候,無論一幅作品顏色有多鮮豔,有多麼以假亂真,我都會覺得沒有意思。」
成為職業創作者將成為她未來的重要目標,「將興趣變為職業是夢想,但還需要好的機遇。」如今在港大藝術系的課業也正是她向自己目標繼續前行的一種輔助動力。Fine Arts專業令她認識了繪畫傳統方面的諸多知識,也為今後的創作積累了更扎實的理論學養。我們可以想見這位年輕創作者未來的道路有多寬闊,以她的知性、敏銳和對身處現實的投入,創作出更多令人們感到共鳴的作品,不只是創作方向,更是她切實具有的藝術功力。只願下次我們再度見到她的作品時,會從中領略到更多驚喜。
Samantha「P ON P」藝術世界 & 劉偉基 司徒健陶藝作品展
時間:11月2日至11月5日
3至4日 上午9時 至下午8時,5日 上午9時 至下午6時
地點:中環香港大會堂展覽廳 查詢:2511 4845
同場另設分享會時間
講者:李楚洳 時間:11月4日 下午2時30分至3時3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