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英混血兒藝術家謝素梅
誠品落戶香港已經三個月有餘,作為一間書店,它的意義當然遠遠大於賣書本身,更有豐富的文化交流、悅人的藝文展事,共同構築起獨一無二的書香氛圍。因而誠品的藝術實驗空間Project One也配合整個書店的閱讀氛圍,定期為香港讀者帶來具有特色的藝術展覽。繼首檔展覽——內地現代藝術家徐冰的《地書》之後,第二檔展覽同樣緊扣「字喻」的主題,令香港觀眾認識從小在歐洲長大的中、英混血兒藝術家謝素梅(Su-Mei Tse),以及她的作品《源起》。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圖片由誠品提供
生於一個音樂家庭的謝素梅,父親是中國籍小提琴家,母親則是英國籍鋼琴家,因而音樂、聲音和感官知覺在她的作品中是很重要的表現元素。這位近年在國際上獲得相當知名度的年輕藝術家,作品常融合音樂、攝影、錄像和裝置等多種形式與媒材,傳達女性藝術家獨有的纖細而又直觀的自我投射。
展覽作品《源起》中的浮雕由口中緩緩湧出濃稠的墨汁,藝術家藉這樣的設計,回溯文字產生前的原初墨汁狀態,也恰恰正是人類語文演化進程的展現——先有想法,繼而發展(浮雕口吐)出語言,最後再造字。謝素梅形容這就像知識的源頭、世界的開端,讓人聯想到聖經中所說的:「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所謂「求知若渴」,通過《源起》的作品呈現,也象徵了沙漠中的一池甘泉,滿足人們探求知識的迫切感。當墨汁在噴泉中周而復始地循環時,謝素梅的音樂積澱使得這件作品,譜出了獨特的韻律感。
一件作品中,往往包含一位藝術家希望與觀眾分享的自身對記憶、時間的種種感受及思考。
台灣誠品畫廊的執行總監趙琍認為,Project One將謝氏作品帶來香港是由於一方面她的作品很契合「文字」的主題,另一方面近年她在國際上早已獲得了相當高的關注,曾獲得第五十屆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金獅獎。「我們一是想介紹這個作者,二是想介紹她的作品。」
「噴泉中吐出的墨汁,剛好和文化、文字的記憶相關,循環的噴泉,能表現出文字被傳承使用的流動感。」又因為整個空間只有一件作品,所以噴出墨汁的過程透出莊嚴的氣質。在書店舉辦展覽不同於在畫廊和美術館策展,深入淺出、能被觀者廣泛接受十分重要。按趙琍的看法便是:「要大眾化,但要讓人難忘。」可能讀者途徑展場,當時并不太知道作品想要表達甚麼,但未來他們卻能回想起這件作品的樣子。「而再回想起來的時候,可能就會突然理解。」
多重文化背景浸淫的混血藝術家
在書店這樣人流密度極高的空間內進行展覽,既要考慮到讓作品安全地展示,也不能讓觀眾與作品間的距離太過疏遠。趙琍表示:「這一次的噴泉,觀者在展場前就可以看到墨汁噴出來,印象會很深刻,也就能感到滿足,而不太會再熱情地上前觸摸——香港觀眾好奇心很強,大都很希望可以親手觸碰藝術品。」上一檔展覽中徐冰的作品,便使用了透明塑膠板去進行保護。反而今次這樣的大型浮雕,因為視覺觀感足夠強烈,展示作品時的保護步驟變得簡單。
她在書店中暗暗觀察了讀者們經過展品時的反應。「我觀察了一個小時,一個古典式的羊角頭的男人嘴中,噴出墨汁,這種很有律動的裝置,放在書店中很迷人。」人們會專門停下來觀看、好奇於這是甚麼,又表達了甚麼。
「其實謝素梅的作品非常簡練,而且她過去的作品中也有東方背景。」謝氏曾運用毛筆和墨汁做了一件象徵性的大型作品《淌血的工具》。「她身上東西交流的特質很突出,這一點有些類似於香港的華洋交匯。」港人的思考系統是西方式的,但內在卻又很東方,而在多重文化背景浸潤下的謝素梅,則有著尋根的內在追求。她同時受到了來自父母的中式與西式文化影響,後來又在美國求學,藝術成就在歐洲獲得肯定,「但她去台灣時也會用那種類似於鄉下使用的花布去做作品,而當她來到香港,她又會令自己運用的色彩與香港產生某種交流。」
明年,Project One預計會請中央美院的劉曉東前來做一件象徵性的作品,他的畫冊同時也會在書展有售,而紀錄片也將與香港觀眾見面。將更多具有特色的藝術家帶來香港,與香港觀眾產生對話,是誠品藝術展覽空間希望持久推進下去的計劃。「我們希望透過這個空間,和香港讀者產生更多對話。」
對話始終是最重要的,就像文字,一切的表述都可以帶來新的火花。
「求知若渴」謝素梅作品展
即日起至12月15日(逢星期四至六)
上午10時至下午2時
及即日起至12月16日(逢星期日至三)
上午10時至下午11時
地點:誠品銅鑼灣店9/F Project 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