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坤 退休教師
面對中一人口下降,教協又老調重彈,把小班教學說得天花亂墜。最近,他們又說:小班教學的優點人所共知,等同「阿媽是女人」的普通常識。「阿媽是女人」的確是常識,但這是否給小班教學正確的比喻?如果要找一個正確的比喻,可能應該是「燕窩是補品」!
小班教學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多個別照顧,課室秩序較易管理等等,這些的確是很顯淺的道理,但也是很膚淺的道理。如果每班人數愈少愈好,為何要25人一班?為何不是15人或5個人一班?看來這不是一個有理論基礎的數字,只是一個討價還價的數字而已。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知道中學生的需要跟小學生不同。小學生年紀較小,普遍需要更多照顧,小班教學對他們來說,的確有很大幫助。但中學生活是學習成長的階段、是學習群體生活和獨立生活的歲月,他們還需要我們大力照顧嗎?我們已經有太多「怪獸家長」,難道還需要「怪獸老師」嗎?
從我的經驗來說,由於中一學生是以成績組別派位,在同一間中學裡,縱使有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都只佔少數,其餘大部分學生都可以依照差不多的步伐進行學習。我們只需加大力度去幫助這些能力較弱的學生,包括額外或抽離式的輔導教學,對他們已有莫大的幫助。對於其他學生,我們應否都推行小班教學,減少他們透過群體生活與同儕互相合作和切磋的機會?
再者,中學的教學模式與小學不同,愈是高年級,學生就愈有更多分科、分組教學的情況。因此,在適當的課程編排下,中學已經有變相小班的安排。試想一想,如果初中已經把班額過分縮小,高中又如何有足夠人數進行分科、分組教學?個別學生會不會因為人數不夠而失去修讀心儀科目的機會?
再想一想,對學生有利的東西是否只得小班教學?舉例說,如果我們要給學生營養,是否一定要給他們燕窩之類的補品呢?其實,我們還有很多選擇,例如雞蛋和肉類,這些都是充滿蛋白質的食物,雖然表面上未如燕窩般吸引,但卻可以給予飽足,也可以給予營養,實實在在地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或許我已經老了,不明白新一代工會的想法。我覺得,讓教師有更全面及專門的專業發展、讓學校有更多的資源為個別學生作出針對性的教學及輔導安排,比起空談小班教學就是萬能、「阿媽就是女人」的口號,應該是更深層次的教育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