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毅 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
自從去年少數人煽動所謂「反蝗蟲」運動之後,兩地關係日益為人重視。最近,「港獨」這個敏感的詞彙也進入公眾討論,雖然參與人等都以各種方式極力否認在「搞港獨」,但是這些人反對兩地融合的立場卻是旗幟鮮明。「自治運動」的領導者陳雲認為,兩地融合需要「審慎處理」,又認為限制更多的接觸才能令兩地更為和諧。筆者經濟學畢業,多年從商,涉及不少兩地貿易,對此不以為然。
限制商貿接觸禍害深遠
首先,筆者懇請反對者先搞清什麼是兩地融合。「審慎處理」是空話,背後邏輯根本是要求政府加以限制,但是究竟是經濟、是政治、還是文化,卻從未被討論過。其實,由一開始到現在,兩地融合本都是經濟範疇為主。不幸的是,如今反對東北發展,歪曲為「割地賣港」;要求限制自由行,污衊為「文化滅港」,都是文革式的「無限上綱」,身邊不少朋友都認為香港越來越政治化,這種看法並非沒有道理。
香港和內地的經貿往來日趨緊密,應該是不爭的事實,愛國商人自然希望國家富強,但是如果說商人為了兩地融合而犧牲經濟利益,則也非事實。兩地的貿易頻繁,可說明兩地的貿易有利可圖。如果說香港的核心價值是自由,正常應該包括自由的貿易,既然是自由貿易,就不應該在經濟上附加其他考慮。消除各種壁壘,才可能令經濟繁榮,這應該是經濟學教科書的常識問題。筆者畢業多年,是否跟不上時代,要請反對者多多賜教。
兩地融合不能「斬腳趾避沙蟲」
其次,筆者懇請反對者提出香港的出路。香港本來就是一個國際化程度相當高的城市,政府無為而治,沒有什麼產業政策。回歸之後,也不見有什麼特別改變,對於兩地貿易,政府既沒有補貼,也沒有鼓勵,應該屬於一種自然狀態下的商貿往來,何錯之有?如果真的要加上限制,反而莫名其妙,非香港之福。
在國際化程度如此之高的香港,物流其實並不困難,商人選擇內地,除了地理因素,也是多年自由選擇的結果。有些論者認為香港過於依靠內地,應該多元化投資。對此,筆者則建議這些朋友自己去試試看,商品生產除了機器,也需要高素質的工人和管理人員,這麼多國際廠家也選擇在內地設廠,不是想當然拍腦袋的結果。李登輝時代的台灣強調「戒急用忍」,呼籲不要到內地投資,轉到東南亞設廠,結果如何,不用筆者多說。
兩地融合的過程當中,自然會有很多的不適應,但是正確的方式並不是「斬腳趾避沙蟲」,如果認為加以限制就可以達到所謂正確融合,只是笑壞人的謬論。香港誇誇其談者從來不在少數,以為自己有救港妙方的人也為數不少。政府應做的,就是頂住壓力,不受這樣奇談怪論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