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全球化系列二之二 汰弱留強:文化混雜 高低立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式英文的意義「獨特」。資料圖片

——全球化+現代中國+今日香港

 上期專欄談到「文化全球化」(Cultural Globalization)這個論說的發展。全球化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被西方的學術界及新聞界廣泛提及,而文化全球化是其中一個備受學者重視的議題。其後,大部分西方學者指出,各地的本土文化會透過一個自我機制去調節外來文化對自己的影響。他們又認為,全球文化沒有太大的不平衡及不平等;若出現不平衡及不平等的現象,會因文化本土化(Cultural Localization)而得到調解,同時文化會因變得混雜(Cultural Hybridity)達致平等。西方學者認為,文化本土化和文化混雜化可消除文化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不過,放眼觀看這個世界,文化全球化的負面影響是否已不存在? ■趙明德 浸大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文匯—浸大通識合作計劃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成立於1989年,至今已培養近兩千名本科生,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中國研究課程。香港《文匯報》與浸大中國研究課程合作推出通識專欄,以專業的角度,深入淺出地探究中國在社會民生、城市規劃、經濟轉型、外交政策等多方面的最新發展,為本港高中生提供具權威性的「現代中國」通識科單元學習材料。

英語方言騎呢 阻礙升官發財

 以下先在日常生活中舉例以說明文化全球化負面影響不存在的說法。

 上世紀90年代,有論者說,墨西哥莎莎醬(Salsa Sauce)是透過文化混雜化消除文化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的例子。莎莎醬是墨西哥菜餚中常用的烹調和佐餐醬料,一般用番茄和辣椒製成,配上肉類時可展現出和茄汁截然不同的味道。

 不少美國人喜歡用莎莎醬塗在漢堡包上。作為美國快餐飲食代表的麥當勞,在本土餐單上有配上莎莎醬的漢堡包。該國超市也出售莎莎醬。可以說,美國不只是文化輸出國,墨西哥文化也混雜到其中。被視為影響世界文化的美國都會受到外國文化混雜,學者認為這種例子正反映文化全球化絕非不平等。

發音獨特 外國人聽不懂

 另一個例子是世界英語(World Englishes)。世界英語意指英語到了不同地方後,會因本土化而變成一種帶有當地特色的英語。如印度式英語(Hinglish)的發音別樹一格,與原本的英語截然不同。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是一種通用於新加坡的英語方言,不單發音不同,句未常出現一些非英語的助語詞,使用英式英語或美式英語的外國人大多聽不懂這種英語。至於中國,我們也出現一套名為中式英語(Chinglish)的英語方言。中式英語具有一些獨特的詞彙和短語,如add oil(加油),直接用漢語意思翻譯成英語。因此,英語沒有控制世界,也沒有將世界同一化,反而經過本土化而各有不同。

降格次等 不受重視

 但在本世紀,有部分學者認為上述這種看法是過分樂觀。他們認為,本土化只可以消去部分不公平現象。同樣以世界英語為例,印度式英語、新加坡式英語和中式英語等經本土化後的方言,實際上不太受到國際、本國所重視,它們大多被視為一種次等語言。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存在霸權色彩。在非西方國家,其考試制度均要求考生不可用本土英語文法答題,並要努力模仿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口音及寫作。本土機構、學校、政府及商業機構都要求正統英文文法及發音,否則會在收入、學業及職位前途上會有較多阻滯。那麼本土化可消除文化全球化及西方文化霸權的負面影響嗎?(摘星級)

鮭汁被美吞併變茄汁

 至於在上世紀90年代提倡的文化混雜化論說,不少學者都作出反論,指出文化混雜化令文化不平等的情況仍存在。其中一個是以茄汁(Ketchup)作為例證。大家試想一想,漢堡包是來自美國的食物,那麼常用於漢堡包中的茄汁也是美國的本土食物嗎?其實,茄汁的來源有兩個說法,其中一個是從阿拉伯傳入,再於17世紀進入歐美;另一種說法則指,以前中國發明一種「鮭汁」,而中式文化也隨著中國人遷徙而在南洋植根,其中「鮭汁」因而逐漸傳至馬來西亞,並以馬來語(Kechap)來命名,直到外國商人將「鮭汁」運回歐美,再以發音近似的Ketchup來命名。以此推斷,茄汁其實是中國食品,但現在已被視為美國食品。雖說這種演變在某程度上是美國文化「本土化」茄汁,但這種滲入中西文化的食品,最後被定義成全西式,可見外來文化會在文化強國中逐漸融合,人們會因長時間缺少資訊澄清的情況下,逐漸忘卻外來文化的出處,並併合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我們可將這種情況理解為文化混雜化是不會存在的。

 同樣,引用莎莎醬這個例子,即使現在這種墨世哥醬料和美國食品已混雜起來,並對文化共存沒大影響,但美國大行其道地宣揚莎莎醬後,日後難保有人還會知道莎莎醬原本的出處,或和茄汁一樣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進階級)

「老麥」來華變高檔 光顧成奢侈

 再以麥當勞為例,上文提及,麥當勞從外國輸入至本港後出現很多變化。由於美國的薪金較高,為節省人手,當地麥當勞大都是自助模式,廚餘和垃圾需要顧客自己丟棄,汽水倒滿一地都沒有人即時去抹乾淨。當地麥當勞常客以貧窮人士及少數族裔為主,中產只會在需要快速用膳時才會光顧,他們並不喜歡到這些低廉地方消費。然而,屬於低檔次的麥當勞來到其他國家或地區後,蛻變為文明和中產的象徵。

 在香港,麥當勞是一個聚腳處,不同的人在那裡聊天、溫習功課、舉辦生日派對甚至談生意。夏日炎熱,人們會在麥當勞享受免費空調,將餐廳升格為一所咖啡店。

 這種轉變在中國更明顯,人們心中的麥當勞是「白領」、「檔次」的代名詞,在上世紀90年代麥當勞進駐中國,人們都羨慕有能力光顧麥當勞的人,一些住在鄉郊地方的人更視光顧麥當勞為夢想。為甚麼麥當勞來到中國後會變得高檔起來?除設施和消費模式的不同外,關鍵是本地人因外來文化而變得從屬,認為對方是文明大國,這正證明文化不平等的存在。

崇美情意結 唱嘻哈推銷

 在以往麥當勞的一個品牌活動中,餐廳陸續於世界各地播放5條採用Hip Hop(嘻哈)音樂、節奏快速且動作眾多的廣告片。其中主題曲的廣東話版由香港歌星陳奕迅及容祖兒主唱。這個活動用Hip Hop來宣傳麥當勞,襯托美國文化身為世界潮流尖端的地位。由此可見,與其說麥當勞入鄉隨俗,採用當地文化宣傳自身品牌,倒不如說它利用非西方人崇拜美國的情意結來推銷產品。(基礎級)

「表姐」潮穿短絲襪 出城被取笑

 本地化難以抗衡文化全球化的情況,並不只體現在語言及飲食上,以衣服為例,短絲襪在中國上世紀80年代外貿解禁後曾被追捧。短絲襪只及小腿位置,而當時大多數中國內陸省份女性希望別人看到她們穿短絲襪,因此故意將襪頭外露。

 當時的中國內陸省份女性視短絲襪為整潔、潮流、文明的象徵,外國學者亦視這種新穎的短絲襪穿法為無被文化單一化的表現。但其實這種穿法在西方及中國沿海省市已不入流。當這些內陸女性去到大城市,城市人會取笑或勸戒她們不要這樣穿襪。與世界英語一樣,這種文化壓力將大眾引領到和該文化產地一樣的文化,並透過教育和懲罰機制讓他們從中學習「正確」的世界文化。而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的八卦雜誌,常取笑這種穿絲襪的方法為內地「表姐」的妝扮。這便是文化自然機制中的教育和懲罰,也是本土化漸從社會中消失。

結語

 從上述例子,包括世界英語、麥當勞、茄汁及短絲襪的由來,我們可見很多文化不平等的存在。有趣的是,這種情況並非由任何有文化霸權意圖的西方組織或個體造成,如文化本土化和文化混雜化一樣,是以一種自然機制進行。文化全球化的不平等不可能被簡單地消除。不平等仍持續,而這種發展需要未來更多研究來驗證。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文化全球化的負面影響。

2. 參考上文,解釋不同持份者對文化全球化負面影響的看法。

3. 英語如何反映文化本土化?試舉例加以討論。

4. 文化混雜化的體現為何?試舉例加以分析。

5. 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文化全球化利多於弊」這個說法?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文化全球化系列二之一:文化熔爐 綻放異彩》,香港《文匯報》,2013-01-09,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1/09/ED1301090018.htm

2.《Globalization》,香港中文大學,http://www.cuhk.edu.hk/soc/courses/ih/globalization/lect04/e_lecture-chi-01.htm

3.《從社會、文化層面看全球化》,樂施會,http://www.cyberschool.oxfam.org.hk/downloads/03_GBW_ch03.pdf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大學校長系列:T式教育「深且橫」 3改4利迎新挑戰 (圖)
與中國美院交流 吸「靈氣」利創新
「兩制」助互補雙贏 兩地科技「升呢」 (圖)
免費幼教缺共識 將設高委會研究 (圖)
嶺大超收 馮培榮:有匯報收生數
李惠利南面地皮 浸大盼建中醫院
再培訓局主席伍達倫病逝
孩子的天梯:先天學習類型分視聽體
文化全球化系列二之二 汰弱留強:文化混雜 高低立見 (圖)
概念圖:文化不平等 (圖)
What's Up?:婚變婦精神病 扼斃親兒自縊亡 (圖)
吹水同學會:美式英語 vs. 英式英語(上) (圖)
英語世界:Rational & Reasonable 理性等同合理? (圖)
中文視野:誰敢再偷走我的筆劃 (圖)
英語筆欄:5種文化特質(下)
美術創意室:學習畢加索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