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1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吹水同學會:美式英語 vs. 英式英語(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學英語,別忘了還有英式和美式之分。 資料圖片

小朋友剛學英語時並不會懂得分辨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僅認為英語是一門以26個英文字母組成的外語。久而久之便會發現有「British accent」及「American accent」之分;就猶如北京腔的國語和台灣腔的國語。當然,最明顯的不同之處便是「accent」(口音)上的分別,有不少academic research都會詳細分析兩種accent的不同,推而廣之更會有大量linguistic study探討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accent以及其因由。學術性的分析理論或許太難於理解,本文將會以不同的有趣例子讓讀者慢慢理解。

英式洗手間與美式洗手間

以去洗手間作為一個簡單的例子,港式教育中多會以「May I go to the toilet?」作引例,再教導相關的vocabulary,可以washroom、restroom、bathroom替代「toilet」;而這4個詞彙其實都是美式的用語,英式說法多會為「Excuse me, I have to go to the loo.」甚至直接說「WC」( (water closet的簡稱),亦有「lavatory」一詞的說法。理論上以上的用詞都可以互通,在兩國都能理解,唯獨「lavatory」只有在英國普及使用,因為美式英語中「lavatory」只是包含了washbasin作洗手清潔用途的盥洗室,並不是解決生理需要的地方;相同道理,英式英語中「bathroom」是指可用作洗澡,配有 bath/bathtub/shower設施的空間,並不一定配備有如廁的設施。亦因不同文化背景關係,在美國「toilet」最普遍,「loo」則是英國最common的用詞;而香港,似乎是美式的「toilet」較為人熟悉。

話雖如此,但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故多以英式英語為基準,如高架天橋便會是「flyover」,較少是以美式的「overpass」作交代。其實兩種accent沒有絕對的對或錯,只是文代差異的interpretation(演繹)而已。 ■吹水同學會會長 馬漪楠

作者簡介:馬漪楠,培正中學英文科副主任,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2009/2010),與岑皓軒合著暢銷書《Slang:屎爛英語1&2》。

相關新聞
大學校長系列:T式教育「深且橫」 3改4利迎新挑戰 (圖)
與中國美院交流 吸「靈氣」利創新
「兩制」助互補雙贏 兩地科技「升呢」 (圖)
免費幼教缺共識 將設高委會研究 (圖)
嶺大超收 馮培榮:有匯報收生數
李惠利南面地皮 浸大盼建中醫院
再培訓局主席伍達倫病逝
孩子的天梯:先天學習類型分視聽體
文化全球化系列二之二 汰弱留強:文化混雜 高低立見 (圖)
概念圖:文化不平等 (圖)
What's Up?:婚變婦精神病 扼斃親兒自縊亡 (圖)
吹水同學會:美式英語 vs. 英式英語(上) (圖)
英語世界:Rational & Reasonable 理性等同合理? (圖)
中文視野:誰敢再偷走我的筆劃 (圖)
英語筆欄:5種文化特質(下)
美術創意室:學習畢加索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