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汶羽 民建聯政策副發言人 觀塘區議員
紅隧長期塞車,近年甚至是非繁忙時間亦出現排隊車龍。相反,另外2條過海隧道—東隧及西隧卻出現使用率不足情況,3條過海隧道分流不均近年更見嚴重。塞車是一種社會成本,市民的不便是浪費社會的經濟資源,對香港發展是有影響的。
民建聯於本年1月進行了駕駛者對「如何分流3條過海隧道」的意見調查,發現有55%受訪者會選用紅隧,16.2%受訪者會選用東隧,12.1%受訪者會選用西隧。在調查中,71.7%受訪者同意政府調整3條隧道的收費,以達到分流的效果。對於選用哪條過海隧道的因素,最多人考慮的是收費水平,佔43.4%;其次是目的地,佔26%;是否行車暢順亦佔了26%,隧道的方便程度佔13.9%。
從選取哪條隧道的考慮因素看,選用紅隧的最主要原因是收費合理,佔64.3%;選取東隧的最主要原因是隧道出口最接近要去的目的地,佔56%;選取西隧的最主要原因是行車暢順,佔61.3%。從這個結果看,香港的駕駛者實際上對3條過海隧道各有定位,紅隧收費最便宜;東隧因與港島東及觀塘區域連接,是來往這些地區的選擇;西隧則是「趕時間」及不計較隧道費的駕駛者的選擇。
近日,政府落實《施政報告》的措施,提出了3個改善過海隧道的方案,3個方案都是「紅加東減」,現正進行為期3個月的公眾諮詢。按政府的估計,3個方案都會令東隧車流量增加3800至5300架次,符合東隧承受能力。雖然如此,但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紅加東減」方案仍未能取得市民共識。政府應再次考慮凍結紅隧及減低東隧收費的可行性,令市民更易接受。此外,政府應同時推行改善各條隧道的配套設施,包括增加自動收費通道、增設八達通收費系統等,以加快行車流動性,同時亦要改善連接隧道出入口的道路網,進一步紓緩隧道出口塞車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