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邀梁振英常赴粵 加強溝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胡春華首晤梁振英,希望粵港加深合作。

 粵港兩地同氣連枝,唇齒相依,密不可分。汪洋執掌廣東時,曾大力推動實施的《珠三角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把粵港合作上升到了國家戰略。去年頒布實施的國家「十二五」規劃,又首次將粵港合作列入其中。粵港合作在全國一盤棋的發展版圖上,佔據的位置不斷凸顯,正面臨新的機遇期。如何深化粵港合作,是擺在胡春華面前的一大課題。2月6日,胡春華首晤香港特首梁振英,力邀對方常來廣東,加強溝通。對兩地合作的重視之情溢於言表。

共創粵港合作新局面

 去年12月,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踏訪粵港澳合作的創新平台前海、橫琴,傳遞出中央新領導層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政策的強烈政治信號,引起香港各界高度關注。雖說胡春華一直在中西部內陸省份工作,但低調務實的他首次在粵亮相發言,就把粵港合作視作未來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在12月18日的全省幹部大會上誓言,要加強與港、澳的合作交流,實現相互支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開創粵港澳合作的新局面,令人耳目一新。

廣東與港毗鄰是優勢

 今年農曆新年前夕,胡春華首次正式會晤香港特首梁振英。兩位地方首腦就如何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阻截雙非孕婦和水貨客等問題進行了約一小時的座談交流。胡春華清楚地認識到,廣東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就是與香港地緣相近。改革開放以後,香港人才、資金、技術等資源的引進,是廣東能夠在內地各省率先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眼下雖然香港內部偶有爭議,在與內地的合作方面也有異議,但胡春華認為,兩地協同發展的過程中總伴隨矛盾,當前粵港合作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相信在中央政府的領導下,只要兩地多溝通,合作將能做得更好、更深入。 對於梁振英發出赴港視察的邀請,胡春華也充分體現了身為「地主」的熱情,邀請梁振英要多來廣東,他笑言,「只要特首方便,我們沒有問題。」

相關新聞
大部制拍板 簡政放權 (圖)
國家機構領導建議名單通過 分別提交兩會
全會公報:對黨內問題 勿文過飾非
專家解讀:勾勒「習李新政」戰略部署
預料提交人大審議的機構改革所涉部門 (圖)
日近距擾華艦機 中方掌確鑿証據 (圖)
國防部網月遭14萬次境外攻擊 六成來自美國 (圖)
九成網民指中國軍費增長合理
海監機飛近釣島 遭日戰機攔截
海事巡航編隊 赴南海執法 (圖)
50中國漁船赴南沙作業彰主權 (圖)
霧霾沙暴襲京 人代委員促治污 (圖)
現場直擊:市民嘆要「逃離北京」
環保部修法 空氣污染罰款上限或取消
PM2.5定名「細顆粒物」 被批不合時宜
委員陸續抵京 酒店接待從簡 (圖)
專家解讀:冬春交替 霧霾沙塵多發
救人少女當選人代 盼為「90後」立榜樣 (圖)
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深化改革 重振銳氣 (圖)
廣東省概況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