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胡春華履新後首站調研深圳,並在蓮花山與民眾親切交談。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佈局將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廣東作為中國改革的高地,不少政經觀察人士認為,胡春華的到任,或將著力推動廣東「五位一體」建設的總佈局,特別是在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廣東或將又會走在全國的前列。
謀求破解生態經濟矛盾
記者注意到,在胡春華執政內蒙古時期,就曾提出內蒙古要實施「綠起來」與「富起來」的雙贏戰略,切實保護好內蒙古草原生態,努力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在推進工業化路徑上,胡春華曾對牧區提出具體要求,要求牧區堅持做到「四要四不能」:要可持續,不能搞「有水快流」;要集約發展,不能搞遍地開花;要依靠科技,不能搞粗放開發;要加強管理,不能搞無序亂建。其立足保護生態環境的執政理念令人印象深刻。
而當下的廣東粵東西北經濟發展落後地區則正面臨著內蒙古類似的情形。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出台後,粵東西北的大部分山區都被劃為生態功能保護區,相當部分的國土面積屬於限制開發區域,如何破解廣東生態環境保護與區域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的矛盾,考驗著胡春華的執政智慧。
廣東社會建設前景可期
廣東的社會管理、社會建設從「烏坎」事件起,就備受外界關注。近年來,廣東主動為社會組織的管理「鬆綁」,轉變政府職能,向社會購買服務等一系列舉措,讓廣東的社會管理探索繼續走在全國的前列。記者在廣東的採訪中獲悉,當地學界和坊間普遍有一個觀點:廣東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刻,從政履歷豐富、善於深入基層、善於解決複雜問題的胡春華主政南粵,必將在廣東的社會建設方面有所建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