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波 資深評論員
2月27日,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公佈了第四屆特區政府首份預算案。該預算案雖然沒有出現社會普遍預期的巨額派糖驚喜,也沒有詳細描述重大投資展望,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該預算案突破了常規派糖思維的僵化局限,呼應和配合了特區政府的《施政報告》;既正視和回應了當前的經濟民生紓困問題,減稅讓利於民,又留有充分餘地,就推動未來經濟發展、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投資重大基建工程和持續關注改善民生等方面提出積極建議,顯現出特區政府財政與時俱進、因應經濟發展的改革新思維。不過,預算案過去過於強調「收支平衡」保守理財思維,如今香港經濟與內地深度融合,迎來了產業重建與經濟發展的契機,香港的財政理念和理財思維也應因應經濟形勢的發展有所改變。
呼應和配合施政報告
首先,預算案取消了過去沿用多年的一次性派錢常規,注重通過稅費政策的調節,以達到為民生即時紓困減壓之目的,顯示新政府財政政策已從過去「直接輸血」式的民生改善,向立足長遠的讓利於民和固本培元的「生肌造血」式轉變,並充分照顧到中產階層、貧困階層和長者的切身利益。預算案雖然沒有直接「派錢」,卻提出了寬免全年差餉(每季每戶1500元上限)、寬減75%薪俸稅及個人所得稅、公屋免租2個月、繼續提供1800元住宅電費補貼、扶困津貼發放雙糧等11項利民紓困的調節措施,政府共減稅讓利330億港元,約佔總盈餘649億元的50%,有力度、有廣度。
第二,預算案體現了政府對財政工作和經濟發展的重視。財政是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渠道,是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特區政府立足民生改良和著眼經濟長期發展,確立了「政策主導、財政配合」的基本原則,即以經濟發展政策為主導,財政優化資源配置和槓桿效率相配合,既強化了經濟發展和民生改良的基礎,又為推動未來財政改革和完善稅制,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例如針對目前香港土地供應緊張、樓市泡沫嚴重的現狀,政府規劃投放45億元資金以擴充土地資源儲備,增加住宅和商用土地供應,突破經濟發展瓶頸。同時,為進一步改善安老、傷殘和社會救濟等設施,政府確立新財年社會福利經常開支預算為560億港元,較上年度大幅增加31%;教育開支也達630億元,佔政府公共開支的25%,體現政府對基層民生和人才培養的重視。
由短期向長遠財政規劃轉變
第三,預算案已顯現政府由短期理財思維,向長遠財政規劃的轉變。香港目前坐擁7340億元的財政儲備,過去15年香港政府開支已由近2000億元增加到4000億元,公共開支雖然佔本地生產總值超過20%,但仍沒有突破「吃飯財政」的結構性困局(人頭開支較大,發展投入較少)。財政具有配合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功能,預算案中已有描述,但對未來土地發展計劃、香港產業重建和重要基建投資項目等還應有詳細研究部署。因此,特區政府應把握時機,與時俱進,突破傳統、短期理財思維的局限;立足長遠經濟發展,推動財政體制和完善稅制的改革,建立切合宏觀經濟發展的財政預算大格局。
回歸以來,香港財政一直謹守《基本法》明確的「量入為出」或「應使則使」的穩健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出現赤字。因此,多年來政府財政預算常出現高估支出和低估收入的現象,以致出現「少量赤字」轉為「大量盈餘」的跳升。這是一種過分強調「收支平衡」保守理財思維,如今香港經濟與內地深度融合,迎來了產業重建與經濟發展的契機,因此,香港的財政理念和理財思維也應因應經濟形勢的發展有所改變。香港理財思維應由保守轉向積極,應圍繞特區政府「穩中求進」的施政方針,推進政府財政體制改革,建立適度的赤字預算,拓闊稅基、完善稅制、公平稅負,為配合經濟發展,實施穩健財政政策相輔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