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兩會報道組 涂若奔、黃斯昕)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將2013年內地經濟增長目標定位7.5%,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李引泉對此評價說,這一目標「是很理性的」,內地過去30年的高增長其實已「不可為繼」,未來的GDP增速應理性降低,不僅可以調低至7.5%,甚至可以低至6%或5%的水準。
李引泉昨日在出席分組討論時發言指出,內地經濟近幾年年均增幅保持在8%以上,「這是一系列歷史的、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等綜合因素產生的結果」,而這些因素最近已發生了重大變化,倘將來仍人為地繼續追求高增長,經濟就會過熱,故他贊成實行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GDP增速理性降低,及加大體制、機制的改革,包括優化結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等。
顏寶鈴籲國家堅持「工業為本」
代表顏寶鈴在發言時多次強調了工業的重要性,指工業不僅令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強國,也解決了大量就業,對社會和諧帶來極大貢獻,但近年來受各種因素影響,社會對工業的重視有所減弱,例如在珠三角實行的工業升級轉型,只是「去搞房地產」,導致大量資本由工業流進了房地產,容易造成產業的「空心化」和經濟的「泡沫化」,認為中國仍應堅持「以工業為本」。
代表楊耀忠在發言時則談到內地企業在香港的「形象」問題,指內地有很多企業到香港集資,也有不少國企均利用香港平台走向國際,「內地企業在利用香港之餘,也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如此才有利於改善在香港的形象,故呼籲國資委應鼓勵內地企業在香港多做社會服務,以便改善香港和內地的關係。
在昨日港澳聯組討論時,全國政協委員宋林則指出,香港的中資企業有非常長的歷史,在香港扮演著特殊角色,尤其是這幾年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在風雨中成長,但香港經濟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過去中資扮演貿易窗口作用,隨著內地企業不斷壯大,看到香港是他們未來走出去的平台,中資企業可扮演更多的媒介作用,過去主要是服務內地,未來在國際服務上也會有新的工作。
委員陳經緯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潮汕地理位置有優勢,海洋和陸地資源豐富,目前香港更有120多萬潮汕籍人士,但兩地的總體發展仍然緩慢,故建議設立潮汕新區,提升有關的行政級別至副省級,有助加強在外地潮商回到家鄉投資的吸引力,並可讓潮汕地區各地形成合力,同時提升全省的經濟發展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