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精武門》(1972)的劇照。
嘉禾電影公司叱咤香港影壇三十多載,成功關鍵在其有「勇」有「謀」的發展策略,既有開拓國際市場的視野,又有靈活的外判及合作營運模式;予創作人極大的創作自由,開創多類型電影的風潮,在武打、喜劇、文藝及奇情上,都創造了不少佳作,更打造出多位國際級明星或導演如李小龍、吳宇森、王羽、許冠文、成龍、洪金寶等。在香港上世紀八十年代電影的黃金期,嘉禾在多方面均有破舊立新的貢獻。
配合「第三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香港電影資料館特別籌辦「奇謀闊步.萬像嘉禾」專題,選映嘉禾不同類型的代表性電影,配以展覽、專書及講座,與觀眾一同回顧嘉禾對香港電影的貢獻。是次回顧展將提供五十八部嘉禾不同時期的作品,其中四十部複製自經過數碼修復的高清硬盤拷貝(DCP),放映後更會全數交給資料館作永久保存。第一期十七部影片將於3月22日至4月1日電影節期間,在資料館電影院放映;而第二期五十八部影片則於4月4日至6月30日放映。
放映影片包括李小龍、成龍和洪金寶的《唐山大兄》(1971)、《精武門》(1972)、《猛龍過江》(1972)、《龍爭虎鬥》(1973)、《師弟出馬》(1980)和《鬼打鬼》(1980);嘉禾開業作之一《天龍八將》(1971)、遠赴韓國拍攝的《合氣道》(1972)、王羽編導的《戰神灘》(1973)、嘉禾七十年代功夫片遺珠《密宗聖手》(1976)、吳宇森早年出色古裝武俠片《豪俠》(1979)及他的喜劇《發錢寒》(1977);較後期的作品有︰譚家明的《名劍》(1980)、程小東的《生死決》(1983)、區丁平的《說謊的女人》(1989)、陳友的《不脫襪的人》(1989)及嘉禾早期由丁善璽導演偏鋒的嘗試《鱷潭群英會》(1976)。
為配合放映,電影資料館展覽廳將於3月23日至7月14日舉行「風禾盡起——嘉禾的盛世印記」展覽,深入淺出地介紹嘉禾在香港電影的發展歷程。電影資料館亦將於3月下旬出版專書《乘風變化——嘉禾電影研究》(附英文光碟),探討嘉禾電影的特色。
節目查詢︰2739 2139/2734 2900,節目及票務詳情可參閱於康文署轄下表演場地備取的第六十七期《展影》或《第三十七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及訂票手冊或瀏覽網址www.filmarchive.gov.hk或www.lcsd.gov.hk/f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