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生張睿霆在屯門醫院接受顱頸融合手術後死亡,死因庭繼續研訊。其中一名主力手術的屯院腦外科醫生黃瑞濤澄清,美國專家彭教授未如家屬所講,曾做出「OK」手勢說手術「零風險」。
有逾50次開喉手術經驗的黃瑞濤供稱,他衡量手術風險後,從長遠角度建議睿霆做手術。他於張母簽手術同意書前,表明任何手術「死亡機會一定存在」,手術或導致脊髓神經受損、傷口發炎,頸骨駁位亦未必「埋口」。他強調同意手術並非「一張紙」,而是與家人3次會面後的一個過程。
他指彭教授過往與方道生多次合作,彭自2000年起,每一年至兩年來港到屯院做手術,2010年更來港兩次,為兩名3歲及5歲兒童做頸椎手術。他指彭在港出生,10多歲才出國,能操廣東話及英語,故與家屬可簡單溝通,他亦從旁協助,未出現溝通問題。
醫生不知手術具教學用途
他憶述手術成功後,方、彭及麻醉科醫生鄭日洪3人商討是否拔喉,他沒參與決定,但認同決定。他得悉睿霆情況有變折返手術室,見到睿霆呼吸困難戴上氧氣罩,手腳仍可郁動。他與方嘗試將睿霆頭部仰高,惟5分鐘後血含氧量下降,建立氣道急救後仍未令睿霆「恢復」。他指交流事宜由上級負責,不知手術具教學用途。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杜法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