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爾 資深評論員
相比世界其他地方,香港勞資關係一向都稱得上和諧。但是,李卓人和職工盟策動的碼頭工潮,從三個方面嚴重毒化香港勞資關係,令香港勞資矛盾趨向尖銳,勞資之間失去信任。首先,世界各地的罷工,往往是在勞資談判破裂之後才舉行,但李卓人策動的碼頭工潮卻是先罷工,猶如將刀架在資方頸上面,強迫僱主接受職工盟的苛刻條件;第二,職工盟提出20%的加薪幅度十分離譜,試問在現今環境下,有哪一個行業或者公司可以做到?李卓人明知不可為而要堅持這個不合理的要求,明顯是要惡化勞資關係,不想達成協議;第三,李卓人無所不用其極,以文革式批鬥手法抹黑和黃管理層,將香港本來同舟共濟、互諒互讓的勞資關係,蛻變為勢同水火、劍拔弩張的敵我關係,嚴重毒化香港勞資關係。
世界各地的罷工,往往是在勞資談判破裂之後才舉行。勞資談判是針對工作報酬、工作時間及其他僱用條件,僱主和員工代表在適當時間以坦誠態度進行的談判,但任何一方都不可強迫對方同意己方的條件。李卓人策動的碼頭工潮卻是先罷工,猶如「做世界」將刀架在資方頸上,強迫僱主接受職工盟的苛刻條件。
李卓人先罷工的做法猶如「做世界」
和黃集團董事總經理霍建寧忍無可忍下開腔回應碼頭工潮,他點名批評職工盟李卓人「帶埋一班人嚟做世界」,根本不想有結果,將事件一直拖延下去,已令判頭「冧台」,高寶都「冚旗」。粵語「做世界」之意,就是打劫或者幹違法的壞事。李卓人先罷工的做法猶如「做世界」,這種罷工方式,對香港貨櫃業雪上加霜。隨著不少貨物受工潮影響逐步調離香港,貨櫃碼頭業務衰退,高寶成為工潮中第一個被迫結束營業的外判商。
如果先罷工強迫資方接受苛刻條件的方式在香港蔓延,香港就沒有勞資談判可言。實際上,和黃並非外判工人的僱主,但一直支持判頭透過談判解決事件。而李卓人根本不想通過勞資談判解決事件。李卓人不僅多番刁難資方令談判難以達到共識,而且操控碼頭工潮從佔領碼頭發展到包圍中環長江中心,以及在長和系旗下的店舖呼籲市民罷買長和系產品,甚至到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私人住宅外示威,這種拋棄談判而一味對企業施加壓力乃至政治暴力的做法,對香港勞資關係的損害影響深遠。
要求加薪20%可能拖垮本港經濟
職工盟提出20%的加薪幅度十分離譜,在現今環境下,沒有哪一個行業或者公司可以做到。本港貨櫃碼頭吞吐量曾在上世紀90年代雄視全球,惟近年已被上海和新加坡拋離,年初更被深圳趕上,退居全球第四。此令本港碼頭商經營壓力加重,工人薪酬亦難有條件大增。高寶實在做不到職工盟提出的20%加薪幅度,不單是高寶一家的問題,整個商界都頂不住,即使有一家勉強應承,李卓人會一家一家企業去搞,最後把香港商界搞垮,徹底砸爛香港打工仔的飯碗。今次工潮嚇怕不少商人,若他們不再保留在香港的業務,工人罷工完畢卻「冇工開」,生計受損,影響的可能是成千上萬個家庭。
霍建寧透露,和黃只有16%利潤來自香港,旗下很多公司都聘請大量專業人員處理業務。和黃在全球擁有270個碼頭,香港所佔的份額是最少,只佔27.6%的股權,而香港碼頭貢獻和黃的利潤亦只佔不足1%。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HIT)在報章刊登聲明,指碼頭裝卸工平均工資約2萬元,高於個人入息中位數1.2萬元。在這種情況下再要求加薪20%可能拖垮本港經濟。其他行業備受壓力、被迫跟隨,勢將掀起倒閉潮。這絕非工人之福,亦非香港之福。
將勞資關係蛻變為敵我關係
李卓人無所不用其極,以文革式批鬥手法抹黑和黃管理層,亦令其他企業管理層人人自危,嚴重毒化香港勞資關係。工潮示威者圍堵、佔領、叫囂、謾罵、人身侮辱,無所不用其極。霍建寧表示,早前透過照片看到有示威人士為他同事(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董事總經理嚴磊輝)和李先生製作「大頭相」,形容職工盟此舉是以文革式手法,去抹黑和黃管理層。
李卓人和職工盟製作李嘉誠與和黃管理層人士的「大頭相」,在上面塗寫「妖」和「貪得無厭」等人身侮辱字句遊街,這是對公民權利、尊嚴及人格的嚴重侵犯。《基本法》規定「香港居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之一,包括公民的身體自由、人格尊嚴和私人住宅不受侵犯。李卓人毒化香港勞資關係最惡劣之處,是將企業家和商人當作「階級敵人」來批鬥,將香港本來同舟共濟、互諒互讓的勞資關係,蛻變為勢同水火、劍拔弩張的敵我關係。更為可恥的是,李卓人一方面煽動階級鬥爭,一方面企圖淡化其侵犯李嘉誠人格尊嚴的嚴重性質,聲稱現時社會經常創作一些漫畫進行諷刺,否認是文革式抹黑。但是,對公民權利、尊嚴及人格嚴重侵犯的行為,與創作漫畫進行諷刺可以相提並論嗎?
值得香港勞資雙方高度警惕
勞資關係的良好與否,關係生產秩序、社會安定及經濟繁榮,至為重要。如果常發生勞資糾紛,而導致罷工、關廠、停業,影響所及,足使生產停頓,社會紊亂,民生受損。孫中山先生在遺教中指示:人類社會之所以有進化,是由於大多數人的利益相調合,而不是有衝突。相比世界其他地方,香港勞資關係一向都稱得上和諧。但是,李卓人和職工盟策動的碼頭工潮,嚴重毒化香港勞資關係,令香港勞資矛盾趨向尖銳,勞資之間失去信任。這值得香港勞資雙方高度警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