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我們大多數人都平庸,每每受兒時教育影響了對事物的看法。這所謂教育,除學校課程之外,當然還有日常生活中長輩的教導。
記得小時候外出吃粵式小食中的湯麵湯粉,如雲吞麵、魚蛋粉之類,每一次長輩都叮囑不要喝那湯,因為外面食肆做湯麵、湯粉的湯底都下了大量「味精」,喝下去「無益」云云。這個「無益」是廣府話常用的委婉語,其實暗示「有害」。
久而久之,這個「外面食肆的麵湯不能喝」的基本「正理」就深深植根在我的腦海中。後來,在電視上看一些介紹中國內地飲食文化的節目,卻見到民眾吃湯麵時都是在吃完麵條之後,把湯也喝個清光!令人嘖嘖稱奇。
小時候學化學,知道味精的主要成份是「谷氨酸鈉」。美國有白人到中國人開的餐館用餐之後身體不適,於是就有了「中國餐館症候群」的名目,主要是指過量攝取谷氨酸鈉所致。那麼在半個世紀之前,相關的報道在香港肯定深入人心,相信那個時候「中國餐館症候群」的「禍害」肯定給炒大了不知幾多倍。現時我間中會喝幾口麵湯,「傳統智慧」(長輩教的)認為喝過下了味精的湯會口乾,此說大致可信。味精吃得稍多,當然不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只是令人味覺失靈,情願多吃味精也不喜新鮮可口的美食。
近日在互聯網上的一些討論區與不相識的網民討論嬰兒奶粉和紙尿片短缺的問題。我便說正好乘機讓香港年輕父母反思一下,為甚麼「人仔」要吃牛奶而不是人奶;為甚麼一定要用紙尿片而不能復古用布尿片。結果立時惹來譏刺,有人說我一定沒有生過娃娃,不知有媽媽奶水不足,而棉質尿片洗熨麻煩云云。我是男人當然不會生娃娃,但是這方面的發言權不應這樣一言否決。男人都沒有月經、亦不會懷孕,難道這就可以決定男人不可以當婦產科醫生?
現時許多年輕媽媽認為由牛奶加工提煉的奶粉可以代替母乳,認為「洗屎片」是不可能操作的苦差。豈不是跟我自小受教不要喝麵湯那樣?對於嬰幼兒來說,吃母乳肯定比吃牛奶有益,但是只有個別有良心的醫生才會一再強調。現在世界人口已有七十億,撇開貧窮地區的人喝不起牛奶不算,要有多少乳牛才夠人類小孩飲用?更莫說成年人也要喝牛奶了。
網上那位教訓我的女士也有道理,若媽媽母乳分泌不足,不夠寶寶喝,不靠奶粉還活得成嗎?我相信每十位媽媽之中,總有三數人母乳充足,她們若能餵哺母乳,自然是對寶寶的最大愛護(在舊日是基本指定動作),也可以紓緩社會對奶粉的需求。而且,現代社會資訊靈通,許多社區都可以成立「母乳庫」,何樂而不為?
至於紙尿片,實是一種嚴重破壞環境,無理耗用資源的奢侈品。小娃娃用尿布,比用紙尿片舒適得多。不過,今天香港還有幾許慈愛願意「洗屎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