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網人網事:科學是第一生命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06]     我要評論

狸美美

 上次說到此次雅安地震中「愛心堵路」的「不科學救援」,那麼,真正的科學救援應該是怎麼樣的呢?繼震後首幾日的吐槽期過後,網上網下的輿論都開始漸漸把焦點轉移到國外救災的先進經驗上。而擁有全世界百分之二十五地震次數的日本,更成為最主要的抗震經驗來源,先後有包括在日華人和著名經濟學家等在內的不少博主紛紛撰文推廣日本的科學救援經驗。

 在看完數篇「科學經驗談」後,小狸深深感受到了三句話:科學在於法規,科學在於細節,科學在於未雨綢繆。

 在許多文章中,作者都率先提出日本針對抗震救災而專門設立的法律《災害對策基本法》。這部從一九六一年開始實施的法規,內容涉及防災抗災的各個領域,全面、系統地協調了震前震後所有相關環節。而正是在這部法規的指導下,日本民眾無論震前、震中還是震後,都能做到臨危不亂、井井有條,而不亂有條的結果就是救援效率高,傷亡人數低。

 在日華人橋本隆則的文章中,作者特意講述了一些日本志願者奔赴災區的細節,比如交通手段不能影響正常救災,所以許多志願者都是先到達災區附近,再徒步進入災區,或者相關部門統一組織志願者乘車進入災區;比如志願者不能與災民爭奪包括食品和避難場所在內的資源,所以他們通常都會自帶一到兩天的食物和睡袋,或在遠離災民的地點群宿,或在當日晚間就離開。而所有志願者,早在平日就接受過相關訓練,知道什麼工作自己能勝任,什麼工作要留給專業救援隊。在出發前,他們也大多會事先聯絡當地機構確認情況,便於統一調配。

 而日本有效抗震的最大特點是「功夫在震外」,這個功夫,包括全國性地運行地震預警系統,使死亡人數降低百分之八十,與此相對的,是中國國家地震局,空有一年超過四十億元的預算,卻沒有預警系統,預警能力遠遠落後於民間組織;這個功夫,包括全國無差別的房屋六至七級抗震建設標準,以及業主買樓前會要求開發商出示建築抗震評估的生活訓練,與此相對的,是中國遍地抗不住地震卻將能夠壓死人的「豆腐渣」;這個功夫,還包括平日常常組織鄰里演習的抗災自治會,正是這些演習,讓許多老百姓在災難到來時不僅能夠自保,還能幫助別人——一九九五年阪神大地震時,大多數生還者都是被災民而非專業救援組織第一時間從廢墟中挖出,與此相對的,是國人對防震抗震知識的無比陌生。科學是第一生命力,但科學不是簡單的一句口號,它對生命的保障來自於整個社會一點一滴地改進。中國,任重道遠。 (下)

相關新聞
百家廊:洛克菲勒精神 (2013-05-06) (圖)
琴台客聚:深深植根的觀念 (2013-05-06)
翠袖乾坤:莫以善小而不為 (2013-05-06)
跳出框框:因材施教 (2013-05-06)
杜亦有道:愈落後愈方便 (2013-05-06)
思旋天地:文化教育論壇 (2013-05-06)
網人網事:科學是第一生命力 (2013-05-06)
百家廊:創業容易守業難 (2013-05-03)
翠袖乾坤:醫者父母心 (2013-05-03)
古今談:中國夢,解決西北部缺水 (2013-05-03)
琴台客聚:楊牧的文學源流 (2013-05-03)
生活語絲:華人寫作獎 (2013-05-03)
演藝蝶影:為何明星難獲舞台劇獎? (2013-05-03)
此山中:天海親情 (2013-05-03)
百家廊:善良塑造強者 (2013-05-02)
翠袖乾坤:可不低頭莫低頭 (2013-05-02)
海闊天空:藝術就是人生 (2013-05-02)
琴台客聚:新港劇 (2013-05-02)
杜亦有道:中國第一美人 (2013-05-02)
隨想國:甲與乙 (2013-05-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