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偉國 博士 立法會議員(工程界)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副主席
隨著近年內部和外部經濟環境的急劇轉變,香港經濟已發展到一個十字路口。一方面,本港近年過分依賴金融和地產業,相對忽視發展其他新興產業,經濟發展不夠多元化,削弱了香港抵禦外圍經濟衝擊的能力。另一方面,區內其他經濟體系,包括內地、韓國、新加坡等,紛紛改革圖強,在經濟和產業發展方面積極進取,成績有目共睹。所謂「此消彼長」,香港的一些競爭優勢開始弱化,綜合增長相對較慢。因此,不論是內地或國際的一些競爭力報告,都顯示香港的競爭力排名有所下降,向我們敲響了警鐘。香港若要鞏固支柱產業,推動新興產業,活化傳統產業,表面上千頭萬緒,但執簡馭繁,關鍵在於政府能否發揮積極的推動角色,尤其是著眼於制訂長遠、全面和多元的產業政策,並落實執行。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剛發表2013年全球競爭力排名榜,去年居榜首的香港跌至第三,美國則由第二升至第一,瑞士第二。這排名榜已推行了25年,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我們既為香港能夠名列前茅,甚至曾經位列冠軍而自豪,亦為排名下跌擔憂。該學院的全球競爭力中心主任加雷利表示:「競爭力排名靠前的幾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一些共通點,包括製造業,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多元化的經濟,而且充分支持中小型企業。」
香港經濟需要多元化發展
香港經濟需要多元化發展,這已是社會各界的共識,但這並不意味著否定支柱產業和傳統產業的貢獻。恰恰相反,我們必須進一步鞏固支柱產業,推動新興產業,活化傳統產業,擴大現有優勢。在發展金融業方面,本人要探討一下如何鞏固其中一個支柱產業──貿易物流業。該行業目前佔本地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居四個支柱行業之冠。同時,香港貿易物流業正朝著高增值服務方向發展,有條件發展成為高價值貨物的區域貿易和分銷中心。
為此,特區政府應作出積極的規劃和配合。其一,是撥出專用土地,發展物流設施。財政預算案中提到,當局在青衣已預留約2公頃的專用物流土地,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市場;亦計劃在屯門西劃定約十公頃土地,分階段推出市場。這些計劃雖然回應了業界對專用物流土地的部分訴求,但仍需各部門迅速而細緻地規劃與落實。其二,是加緊基建規劃,全面提升本港對外運輸網絡。海路方面,當局在完成《香港港口發展策略2030研究》和青衣興建十號貨櫃碼頭可行性研究之後,應盡快就港口發展作出長遠的整體規劃。陸路方面,隨著港珠澳大橋將於2016年完工,特區政府應盡快落實境內路段的交通配套設施,以便與珠三角西部及周邊地區形成策略性道路網。航空方面,特區政府既應該聯同機場管理局,盡快完成三跑道的環境影響評估及相關規劃;同時應該與內地部門商討,協調和改善珠三角空域資源安排,為香港空域容量作出長遠和策略性的發展規劃。我相信,上述措施有利於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貿易物流中心的地位。
根據其他先進經濟體系的經驗,經濟多元化的重要舉措,必定包括扶植新興產業。本人曾多次促請特區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環保產業,和文化及創意產業。本人打算就另一項本港極具發展潛力的優勢產業,即檢測和認證業,提出一些建議。在2011年,業內約有600家私營獨立機構,大部分為中小企,業務收益總額達107.8億元。除了直接經濟貢獻,檢測和認證業亦支援製造業、出口業和其他服務業。行政長官在《2013年施政報告》中明確表示,「中藥、建築材料、食品、珠寶、環保,以及資訊及通訊科技這6個行業,對檢測和認證服務有潛在需求,政府會重點發展。」很可惜,在財政預算案裡,卻沒有相應增加資源投放,令業界十分失望。
政府應發揮積極的推動角色
本港檢測和認證業確實具有明顯的發展優勢,包括健全的認可制度、較高的專業水平、優良的誠信和知識產權保障等。香港還有一項獨特優勢,自CEPA「補充協議七」起,內地逐步向香港的檢測和認證業開放市場,當中包括有關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的開放措施。因此本人促請特區政府與內地部門加快磋商,優化兩地檢測和認證的互認機制,並優先發展一些與民生相關的服務項目,例如食品和藥物的檢測,消費品安全及功能的認證等。同時,政府應該協助業界推廣香港的產品安全和品質認證標誌。這些措施將有助於香港發展成為區內主要的檢測和認證中心。
關於活化傳統產業,特區政府亦擔當重要角色。香港在紡織、製衣、玩具等傳統行業,累積了相當經驗和優勢,而參與營運者主要是中小企。因此,活化傳統產業與特區政府支持中小企發展的政策密不可分。政府應該協助廠商轉型,並拓展市場,例如在品牌建立、產品研發、市場營銷、行業展銷等方面,給予實質支援。特區政府去年六月推出10億元BUD專項基金,如果能夠適時檢討和優化,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此外,特區政府也應與貿易發展局和業界合作,共同推廣香港品牌。
香港若要鞏固支柱產業,推動新興產業,活化傳統產業,表面上千頭萬緒,但執簡馭繁,關鍵在於政府能否發揮積極的推動角色,尤其是著眼於制訂長遠、全面和多元的產業政策,並落實執行。同時,政府必須加強人才的教育和培訓,以提升整體的持續競爭力,延續本港優勢,為不同學歷、技能及資歷的市民提供更多就業機遇,使社會各階層都能夠分享經濟成果,達致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