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D尚乘財富策劃董事兼行政總裁 曾慶璘
過去環球多國央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為市場注入資金。今年,美國經濟狀況大有改善,看與經濟周期走勢一致的工業生產指標,顯示衰退情況比較嚴峻的歐元區也有穩定下來的跡象。美聯儲局開始考慮減少買債規模,實屬正常過程。市場對美聯儲退市的言論表現恐慌,加上中國經濟數據疲弱,令港股上周四跟隨外圍下挫。資金流出新興市場,過去一個月,亞太地區股市相較歐美股市的跌勢更深。債市方面,高風險和長期債券也遭拋售。
人行貨幣政策調節空間受制
歐美的企業與消費者信心逐漸好轉,但中國的經濟尚未見明顯起色。中國上證A股指數自去年至今在2,000至2,600水平上落。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按年增長2.1%,生產者物價指數持續下滑,反映通脹壓力減弱,企業盈利空間未能增加。領先貨幣供給M2下降至15.8%,但仍高於中央設定的目標。而實質工業生產按年由前期的9.3%稍稍下降至9.2%,滙豐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回落至50以下收縮區域,顯示短期經濟景氣度轉淡。
其他主要數據亦較市場預期遜色。新增貸款大幅低於預期,5月份信貸增速明顯放緩。然而,即使4月份的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預期,非金融中長期貸款佔比只有22%,反映不少新增貸款未有惠及實體經濟活動。5月份貨幣供給M2按年增長15.8%,較4月按年增長16.1%回落。其實,中國面對的處境相當尷尬,需要打擊高房價問題、穩定匯率,以及將經濟結構轉型為以內需主導,然而經濟復甦乏力,令人行的貨幣政策調節空間受制。但我們應更加關注中國長遠的發展趨勢。
下半年,環球股市走勢將會繼續受眾多不確定性因素打壓而表現反覆,包括美國經濟數據及退市政策的消息、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在日本,雖然內需動能和企業投資意願回升,步入夏季,將受核電廠和能源短缺的問題影響。
按美聯儲局的預測,美國失業率要到2015年底才可能降至6.5%以下。因此,美國短期未有加息的條件,待市場負面消息過後,港股有望回穩。投資者目前欲尋找投資風險報酬較高的資產,可留意短期及高級別債券、公用股及房地產信託基金股,或利用期權策略減低投資組合風險,建議投資前先徵詢獨立理財顧問意見。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