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志強時評:面對網絡戰威脅 中國應加強網絡防禦能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20]     我要評論

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以及中情局(CIA)僱員斯諾登披露美國監控全球網絡,暴露美國才是真正的「黑客帝國」。美國在全球的黑客行動,威脅全球網絡安全。面對發展極度不平衡的網絡世界,處於弱勢的國家包括中國,重視保護自身權益已是當務之急。中國應提高對網絡空間安全保障的積極防禦能力,建設一支與國家網絡空間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網絡力量。

 斯諾登披露美國監控全球網絡,更揭露美國政府自2009年以來,一直入侵中國內地及香港的電腦。連日來,斯諾登事件引發的風波愈演愈烈,其涉及面之廣,影響力之強,令全世界為之驚心。斯諾登事件證明美國對「中國網絡黑客」的攻擊,不僅是賊喊捉賊的伎倆,而且是一種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策略,有助於美國在大力推進網絡戰的同時,積極拓展網絡軍事同盟,從而主導國際社會就網絡戰制定規則,為其「先發制人」的網絡攻擊披上合法外衣。

美國最先提出網絡戰概念

 斯諾登在一段視頻採訪中告訴《衛報》(The Guardian),公眾需要小心強大且無處不在的美國情報活動,這引發一些網民將其與發生於上世紀70年代初的水門醜聞相提並論。有網民說:「尼克松總統監聽水門飯店(民主黨總部),奧巴馬總統監聽美國乃至全世界。」

 1969年互聯網在美國誕生,冷戰一結束,美國立即成立互聯網域名與地址管理機構。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就提出了網絡戰的概念,繼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之後,戰爭已經進入了第五空間:網絡空間。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美國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屬於「國家戰略資產」,並任命微軟的前安全總管施密特(Howard Schimidt)作為網絡安全總指揮。2010年5月,五角大樓成立了一個新的網絡司令部(Cybercom),擔任領導的是國家安全局局長亞歷山大(Keith Alexander)將軍,他的任務是開展「全方位」行動—以保衛美國的軍事網絡和攻擊他國的網絡系統。

 美國負責反恐和網絡安全的白宮前幕僚理察克拉克(Richard Clarke)在他的書中設想了網絡戰15分鐘之內造成的災難性破壞:計算機病毒讓軍方的Email系統癱瘓;造成煉油廠和輸油管道爆炸;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癱瘓;貨運和城市鐵路列車出軌;金融數據被塗改;軌道衛星運轉失控。隨著食物緊缺,資金鏈斷裂,整個社會很快分崩離析。最犀利的是,攻擊者的身份一直成謎,這一切已經從科幻小說變成了現實。

美國是真正的「黑客帝國」

 現在,國際互聯網信息流量2/3來自美國,第二名的日本佔7%,中國信息輸出流量只有0.05%。美國的蘋果、IBM、微軟、谷歌等代表的高端信息產品,控制著全球信息鏈的頂端。美國發現,網絡戰已成為大國和民族間博弈的決定性戰場。而在這個領域,美國擁有遠遠超過核武器的絕對壟斷性優勢。通過網絡控制,美國可以無聲無息地瓦解對手。突尼斯事件和利比亞戰爭,就是美國網絡戰的展現:美國通過網絡技術壟斷和世界輿論的壟斷,可以任意塑造、抹黑對手形象,挑動對手國內騷亂、起義,然後以遍佈全球的美軍基地和龐大北約軍事體系,裡應外合,經濟制裁、軍事打擊,絞殺對手。

 在網絡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美國是名副其實的超級霸權,正如《華盛頓郵報》的社評明確指出,美國在網絡戰中攻擊力正日益增長。在美國指責中國進行網絡「黑客攻擊」的同時,美國在網絡戰的投入方面開足馬力。美國是真正的「黑客帝國」,擁有一支5萬人的「網軍」。即便在美國國防預算被削減的大背景下, 2014年國防預算草案中,美國網絡安全經費大幅增至47億美元。

國人的資訊安全意識亟需提高

 當前,一些國家和組織的網絡作戰力量部署已經凸顯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超越地理國界的態勢。平時「休眠」潛伏,戰時對他國軍隊網絡指揮、管理、通信、情報系統網絡實施可控範圍的「破襲」,大量癱瘓其軍事信息網絡系統。如何有效防護、控制和構建利於己方的網絡空間,已經成為各國維護網絡安全必須面對的嚴峻問題。

 中國的資訊產業鏈條上,路由器、交換機、晶片和軟體等基礎設備用的是思科、英特爾的;作業系統用的是微軟的;Office等應用軟體用的是美國的;新興的移動互聯網產業同樣處於被美方控制的不利位置,國人熱衷使用蘋果手機,三大手機作業系統IOS、Android、Windows都是美國的。雖然中國提出「信息安全保障」很多年了,但是中國的信息安全意識還是很低,中國市場對思科、微軟、高通、蘋果、三星等國際品牌和產品不設阻攔,國人的信息安全意識較低。

中國應建設與國家利益相適應的網絡力量

 歷史表明,每一種新空間的拓展總是以一定國家利益的拓展為先導,隨之而來的則是基於實力的競爭引發的國家主權的變化。與歷次人類活動空間拓展相類似,網絡空間的出現己經使國家利益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方面發生了新的變遷。信息網絡作為現代社會的「神經中樞」,已經使各國國家利益拓展面臨新的挑戰,如何有效防護、控制和構建對己有利的網絡空間,提高維護網絡空間國家利益的戰略能力,是當前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面對「黑客帝國」威脅,中國應加強網絡防禦能力 ,建設一支與國家網絡空間發展利益相適應的網絡力量,通過網絡偵察、網絡布控、網絡防護等活動顯示網絡力量存在。利用網絡作戰力量機動迅速、聚合重組能力強和對抗強度大等特點,有效保衛網絡信息安全。保障國家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網絡資源尤其是數據存儲量、網絡流量、核心網站數量等份額。中國應學習美國和俄羅斯等國的做法,盡早制定網絡領域的法律,以及應對網絡戰的攻防戰略。同時應迅速轉變低技術發展模式,盡快轉向新型戰略產業,在條件成熟時,也要建立自己的網絡戰部隊,反擊外部勢力的網絡進攻。

相關新聞
來論:公民黨民主黨迴避批評美國 究竟代表誰的利益? (2013-06-20)
廿四味:《蘋果》竟視回歸為「喪事」 白色恐怖嚇得了港人? (2013-06-20)
志強時評:面對網絡戰威脅 中國應加強網絡防禦能力 (2013-06-20)
引渡斯諾登不符國際慣例 (2013-06-20)
涂謹申圖轉移斯諾登事件視線 (2013-06-20)
大嶼山應首重展覽旅遊業 (2013-06-20)
雪泥鴻爪:齊來愛護祖國「大花園」之幼苗 (2013-06-20)
「佔中」百害無一利 拖垮香港競爭力 (2013-06-19) (圖)
來論:《蘋果》淡化斯諾登事件 暴露黎智英與中情局關係 (2013-06-19)
廿四味:美國哈巴狗的引渡夢囈 (2013-06-19)
環球視野: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尚有落差 (2013-06-19)
西座內望:誰是反對派老闆 香港人還是美國人? (2013-06-19)
港情港事:支持港府依法制止「佔中」 (2013-06-19)
政經多面體:「白居二」計劃助社會階層流動 (2013-06-19)
加強珠三角河口保護工作 (2013-06-19)
反對「佔中」 守護香港 是香港社會主流聲音 (2013-06-18) (圖)
來論:美侵港電腦 余若薇、陳方安生、李柱銘、陳日君在哪裡? (2013-06-18)
廿四味:反對派滲透嶺大學生會干涉大學自主遴選校長 (2013-06-18)
指點江山:美國入侵香港電腦推行港版「顏色革命」 (2013-06-18)
長遠人口政策與內地投資移民 (2013-06-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