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潤華
「六.一」兒童節前夕,習近平主席同全國各地的兒童慶祝節日,並勉勵孩子們:「從小就要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長大後做對祖國建設有用的人才」。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越來越多貧困地區的農民南下或到沿海地區打工,流動兒童、留守兒童數目龐大,教養亦是個難題。據調查,僅作為流動人口大省的廣東,目前跟隨父母的流動兒童已超過400萬,這些從鄉村(或山區)來的兒童難以融入城巿,父母又忙於掙錢亦無暇陪伴他們,「有1/3的流動兒童的家長每周與孩子相處不足7小時,有部分更不到1小時」,社會亦缺少支援。原來跟城巿兒童一樣能夠入幼稚園、小學讀書,享受免費教育,對跟著父母外出打工的流動兒童來說卻是奢望。這些缺少家庭溫暖的兒童,童年不甚快樂,易造成心靈脆弱,長大後出現行為偏差的機會比有家人寵愛的兒童大,給社會不安定帶來隱患。一般工商界人士為事業奔波忙碌,可能對兒女疏於教育、照顧,引致有代溝的出現,這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
目前我們國家富裕了,但投放在少年兒童身上的資源還不足夠,仍約有千萬兒童遭受各種不幸:先天性心臟病、腦癱、自閉、弱智及先天性疾病等,得不到足夠的治療和照顧,為家庭帶來沉重負擔。據報道,家有自閉症兒童的父母,常年疲於照顧,身心俱憊,萌生拋棄之念。兒童醫療保障欠缺,我國現有兒童3.6億,兒童藥物研究、開發滯後,濫用成人藥的情況普遍,中國九成藥品無兒童劑型,兒童不合理用藥比例達12%-32%,引起諸多後遺症,對兒童的發育、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據有關統計顯示聾兒中逾三成乃因用藥不當所致,若有兒童特效藥,許多悲劇或可避免。
培育兒童是神聖的事業,嬌嫩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家長、教師、社會都應負起責任,教育、引導兒童成才,為社會和諧、繁榮作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