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居屋白表免補地價的2,500名申請者已陸續獲得批文,正式入市選購二手居屋。很自然的,居屋市場多一批買家,二手居屋價格一定上升;居屋價格上升,也會推動私人住宅市場中的低價樓的價格。於是反對居屋白表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的聲音出現了,恰逢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也連升5周,更加強了反對聲音。
居屋是政府用公帑補貼收入較低的人買樓自住的計劃,也因此,過去很長的時間,房委會內部一直都抗拒居屋可以免補地價出售,理由是免補地價出售等於政府平白送錢給這批居屋業主,這對收入較高、直接買私人住宅的人而言是不公平的。
「公平」是很難定義的,過去許多年,新加坡政府長期興建大量組屋,以遠低於市場的價格賣給新加坡公民。新加坡公民在這些組屋住滿5年之後,不少選擇在私人住宅市場賣掉,所獲取的利潤不必補地價,全部放入自己的口袋裡,然後自己再於私人住宅市場或是組屋的二手市場裡買屋自住。新加坡組屋的供應量非常多,佔新加坡全國住宅總量的85%左右。85%是大多數,因此,沒有甚麼新加坡人覺得這是不公平的,人人享受政府提供給他們的這項「福利」。香港居屋量只佔全部住宅量的一個小比例,居屋業主是少數,所以有許多人眼紅他們可以不必補地價賣二手居屋,白賺政府提供的津貼。
事實上,讓這群收入較低的人平白賺一筆錢不是壞事,這有助社會流動性,協助基層市民向上流動。
免補地價 業主買家雙贏
現在,政府正在準備復建居屋,並已將前任政府留下來的置安心計劃改為類似居屋的條件賣掉,很明顯的,有了居屋可以免補地價出售的安排,今後大部分的居屋二手買賣,都會以免補地價的形式進行,理由是以免補地價出售二手居屋,原居屋業主的獲利一定更高。
舉個例子,若有一位居屋業主在多年前以72萬元的價格向房委會買入一居屋,政府津貼40%,這表示當年這個居屋單位的市價應該是120萬元;今日,如果這個居屋的市價漲至360萬元,原業主若以補地價的形式出售,得補地價144萬元,利潤僅144萬元;如果不必補地價,原業主若能以高過216萬元的價格出售,利潤就一定超過144萬元。相反,可以免補地價買二手居屋的白表申請者,也更願意以超過216萬元的價格買下這個二手居屋,因為216萬元畢竟比已補地價的自由市場價360萬元有相當大的距離。
這怎麼是壞事呢?這使到大量買不起360萬元已補地價的居屋者,可以以較低的價格當業主。我們何必眼紅原業主賺更多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