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唱歌看戲學方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01]     我要評論

潘國森

 一位台灣網友問學習廣東話應該從何處入手,值得討論一下。

 所謂廣東話,或稱粵語,實指在珠江三角洲一帶省港澳地區的通用粵方言,應該稱為「廣府話」。廣府話通行於清代廣州府的管轄範圍,而以廣州舊城區西關地方的口音被視為最正宗,所以又稱廣州話。香港和澳門都發展為大埠,便在民俗文化上與省城廣州鼎足而三,台灣網友要學的廣東話,就是省港澳地區最多人講的粵方言。

 網友家在台灣,可以假定其母語不是國語就是台語。國語是繼承前清到民國時期的叫法,大致等同今天中國大江南北通行的普通話,以北京地區的方言為主。但是因為兩岸分隔多年,大陸的普通話和台灣的國語也有些差別。至於台語,其實是閩南話。曾經有台灣人不知自己母語的源頭,偶然到福建地區旅遊,驚覺:「怎麼福建人也講台語!」鬧成笑話。

 中國廣土眾民,書同文而語不同聲,要學習另一省的方言,最佳方法莫如唱歌和看戲。其實學習任何語言的口語,永遠都是靠多聽多講,甚至中國人學英語亦無例外。外省人學粵語,或是我們廣東人學外省方言,都不必再重新學習文字,只需多聽多講和注意不同方言區在用詞上的差異就可以了。

 近年電腦科技和互聯網的應用日趨普及和方便,身在台灣要聽粵語時代曲、看粵語戲劇都很方便。但是學習口語要注意挑選何種口音和風格。以學英語為例,牛津劍橋口音和莎士比亞戲劇屬於較上流社會的東西,美國紐約貧民窟口語和「饒舌」(rapping)則偏於俚俗。

 近年沒有甚麼像樣的粵語時代曲,姑且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流行的作品。如關正傑、葉振棠那一輩唱家的名曲。若按填詞人來挑,則是「兩國一黃」,即盧國沾、鄭國江和黃霑的作品比較正路。許冠傑的歌比較俚俗,亦相對有趣。再往上推,鄭君綿的歌較俚俗;呂紅的歌較文雅,唱詞有宋詞的風味。呂紅是廣東音樂大師呂文成的千金,當年號稱粵曲公主。余生也晚,是近一兩年才在互聯網上得聆鶯聲。現在拿著歌詞一壁聽一壁學唱,簡單直截了當。就如要學台語,聽「永遠的中國娃娃」蔡幸娟在《台灣望春風》演唱的台語歌就快捷方便了。

 至於看戲,大家都知道過去台灣朋友一直靠看香港電視劇來學粵語。但是近年香港的電視台受「歪音」荼毒,再加劇集內容日見傖俗無聊,所以看港劇學粵語只能挑七八十年代的「老古董」。近年的港劇內容荒誕,讀音離奇,比如「妃嬪」錯讀成「妃貧」,「喜鵲」錯讀成「喜酌」,依樣葫蘆就會誤入歧途。

 如果想一開始就學更傳統的廣東話,看五六十年代的港產粵語電影更佳。吳楚帆、張活游、白燕那一輩的作品較古雅;謝賢、南紅、陳寶珠那一輩的作品有更多中西文化交流的印記。要再古雅,就是看粵劇,簡直可以遙接唐詩宋詞的「道統」!

相關新聞
百家廊 :壁立千仞 萬笏朝天 (2013-07-01) (圖)
琴台客聚:唱歌看戲學方言 (2013-07-01)
翠袖乾坤:瘋狂畢業照 (2013-07-01)
跳出框框:洗 澡 (2013-07-01)
杜亦有道:九龍城 (2013-07-01)
思旋天地:慶回歸 (2013-07-01)
網人網事:雁過都是痕 (2013-07-01)
百家廊:勸戒 (2013-06-28) (圖)
琴台客聚:床戲:《風繼續吹》 (2013-06-28)
翠袖乾坤:存在與存照 (2013-06-28)
古今談:新疆博斯騰湖的結局會怎樣? (2013-06-28)
生活語絲:夜闌枕畔書縱橫 (2013-06-28)
演藝蝶影:良莠不齊的戲劇導師(二) (2013-06-28)
此山中:大閹雞 (2013-06-28)
百家廊:那年十六歲 (2013-06-27)
琴台客聚:年代的對白 (2013-06-27)
翠袖乾坤:麵包身價高了 (2013-06-27)
海闊天空:融合傳統與現代 (2013-06-27)
杜亦有道:蔡鄧聲緣 (2013-06-27)
隨想國:數字與人生 (2013-06-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