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西諺說we are what we eat,吃得好,身體好,吃垃圾,身體壞。放眼看上班一族在外午餐的選擇,便明白都市病何以增長得那麼快。無論茶餐廳、酒樓、西餐館、粥麵舖或快餐店,賣的不外是凍肉雪魚、麵粉、白米和大量油鹽糖味精加牛油牛奶的不同組合,這些高脂高熱量的東西,白領吃了,又少運動,不「三高」才奇呢。就算所謂的新派素食館,東西都放了大量味精,吃得人頭痛口乾,又貴。天天帶飯或吃三文治吧,實際不大可行;而且市面很多三文治都又膩又鹹。
有段時間在紐約,曼哈頓一帶的商業區,很多街道都有些小店,當時多是韓裔人開的,賣各款新鮮蔬菜沙律和鮮果杯,蔬果都是原汁原味,絕無可怕的預加醬汁。客人可自選不同的組合,按重量付錢。當然也兼賣咖啡、甜圈、麵包和果仁小食等。這些價錢非常合理的沙律吧,確為不少紐約白領解決了午餐問題。換了在香港,真正像樣的新鮮蔬菜沙律吧,動輒要到高級意大利餐廳、六星酒店或私人會所才找到,不是太貴就是根本不是會員進不去。午餐要吃得健康,除了每天帶阿媽或老婆做的飯,幾乎是一般打工仔無法做到的。有時午飯時間,在街頭流連良久,都想不到有甚麼原味、有營養又不受油鹽糖味精污染的食物可吃。
香港在甜品方面其實蠻先進的,無論中式糖水或西式糕點都很淡口,比起美國那些勁甜的brownies健康得多,據說是因為甜品師傅早已知道港人不嗜太甜,怕胖怕糖尿,放糖份量多年來已作出調整。可惜正經的餐廳餸菜,調味仍很重手,怕不夠好味。其實港人早已過了吃味精的階段,很多消費者也怕了如洪水猛獸的醃料和醬汁,希望飯店能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就夠了,不要再加添甚麼。
其實食物本身,無論是素是葷都是「善良」的,只要新鮮,簡單煮熟就美味。要附醬汁?沒問題,放一邊好了,沾多少由客人決定。我們要爭取吃飯不「被調味」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