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馬恩國曾居於澳洲20年,熟悉當地礦業情況。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 (記者 沈清麗、陳熙) 香港回歸後,執業大律師能夠晉身全國人大及政協組織架構的人數並不多。香港執業大律師馬恩國,曾居於澳洲20年,是澳洲唯一執業華人大律師,數年前回流香港後,今年初新任山西省政協委員。他在接受人民政協專刊記者訪問時談及對山西的認識,坦言外界認識山西,大都是由於煤礦事故,「這令人非常傷心」。他希望自己能夠發揮政協作用,幫助山西建立完善專業的管理制度,從而減少煤礦事故。
馬恩國祖籍廣東省海豐縣望族,曾祖父為清朝武秀才,祖父馬日新為炭筆畫大師,父親是著名愛國油畫家馬家寶。祖父輩都是知名畫壇巨匠,馬恩國卻坦言,「自己不愛畫畫」。他現珍藏不少父親遺留的油畫,其中環辦公樓亦懸掛多幅作品,馬恩國笑說:「這些作品比我的年紀還大。」
民房現裂縫 村民求幫助
在採訪當日,馬恩國向記者展示了來自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白家梁村村民傳來的數張相片,相中是出現多條長裂縫的民房。他表示,年初剛任省政協委員後,3月底,該村村民透過他的朋友取得他的聯絡方法,寫信向他求助。「村民投訴,當地煤礦廠生產時影響地基,導致民房出現多條長裂縫。村民求助無門,希望我能夠幫助他們。」
在得知情況後,他隨即提交了一份議案向當地政府反映事件,當地領導即派出一支視察隊去巡視現場。「村民告訴我,當視察隊來後,工廠停工一個星期,但當視察隊離開後,他們又開始工作,民房的裂縫問題還未有妥善處理。」雖然如此,村民仍感激馬恩國提供的協助。
長遠解困局 須源頭改變
馬恩國坦言,山西煤礦呈現多、小、散、亂的格局,加上欠缺有效管理,安全意識薄弱,要想長遠解決煤礦問題,或者需要從源頭上去改變。在澳洲生活20年的他指出,澳洲也是資源大國,因煤礦或天然氣生產而引發的事故卻非常少。這除了澳洲人口少,煤礦遠離民居外,最重要是若煤礦未做好風險評估,當地政府是不允許生產運作的,澳洲政府對煤礦的管理制度相當成熟。但是,山西省人口多,煤礦散亂分布,當地人見有煤即採,甚至罔顧安全,影響附近民居。
介紹澳採礦專家到內地交流
馬恩國現正著手撰寫一份提議,希望能夠提出一些切實的解決建議和方法,並會介紹澳洲煤礦開採專家到內地交流訪問。他說:「山西不少煤礦企業欠缺資金和生產技術,我建議,由省政府牽頭成立一個獨立委員會,並由省領導直接管理,統籌全省煤礦企業運作,為煤礦安全進行把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