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國強由1993年開始肩負了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一做20載。鄭治祖 攝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 (記者 鄭治祖) 香港回歸前夕,香港友好協進會董事、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理事長李國強由1993年開始肩負了全國政協委員的職責,一做20載,其間親歷了國家一次又一次克服危機挑戰,迎難崛起發展,同時體會到國家一次又一次作為香港繁榮穩定的堅強後盾,確保「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李國強對歷任多屆政協深感榮幸,但謙稱貢獻太少,而最難忘在參與文史組工作上出謀獻策,有幸見證了兩地佛教界團結成就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佛事盛典。
在前輩身上 學寶貴一課
李國強一直醉心文化工作,在1979年至1998年任香港《廣角鏡》出版社總編輯,也藉此平台親歷了不少香港的重要歷史性時刻。1993年開始,他擔任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並在九、十、十一屆成功連任,其間一直擔任文史組小組負責人。他坦言,政協平台讓他擴闊視野,廣結友誼,也在前輩身上上了寶貴一課,「20年前,不少人認定中國發展『無出路』,但不少愛國愛港的政協委員卻一腔熱忱,樂於出錢出力,為國分憂,建言獻策」。
廿載寒暑,李國強體會到國家及香港雖然歷經1998年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2008年金融危機,以至不少重大疫病災難,但國家依然騰飛發展,香港也背靠祖國掌握先機。他慶幸有機會參與其中,尤其在推動國家文史事業方面出一分力。
提案促成佛牙佛指舍利奉港
數算難忘事,他娓娓道出1999年佛牙舍利和2004年佛指舍利迎奉至香港供善信膜拜的盛事,原來他在1996年提出相關建議提案,並獲得當時不少政協聯署支持,希望藉此團結香港與內地佛教界,促進互動交流。及後,在香港佛教聯合會及內地佛教界致力落實下,終於成就了本港開埠以來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佛事盛典。
另一個難忘的提案是建議設立「一國兩制資料館」。李國強坦言,香港回歸印證了「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縱然香港多年來並非一片坦途,但至今制度及生活方式不變,香港依然保持著生機活力,因此他一直希望當局能建立一個記載這段珍貴歷史的資料館。不過,礙於場地及蒐集資料等問題,方案至今仍未成事,但他始終冀望有一天夢想可成真。
政協任務完成,他深信後繼者青出於藍,為國家實現富強、人民幸福的歷程中發光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