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廣東省內外暴雨成災,令本港菜價飆升三成,預料市民未來兩周都要「捱貴菜」。彭子文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雅艷)本港菜價正受廣東省內、外因素雙重夾擊,市民未來兩周都要「捱貴菜」了!強颱風「尤特」自上周三在廣東省登陸後,省內多個市遭遇今年最強暴雨及洪水的侵襲,令省內供港蔬菜產量隨即減少5%及運輸成本上漲近半。與此同時,省外多個地區受暴雨或乾旱影響當地收成,各省對外省菜需求急增,「搶高」外省菜價。香港蔬菜統營處指出,相比打風前,本港平均每斤批發菜價上升10%,廣東省暴雨持續,菜價「高處未見高」,仍有20%的加價空間,即使明日廣東省的天氣好轉,菜價仍需待10天才會回落;有菜販指莧菜、菜芯、芥蘭的批發價攀升近30%,直接扯高零售價。
強颱風「尤特」離開本港近1周,惟本港的「打風效應」仍未消散。「尤特」於上周三登陸廣東省陽江市後,省內持續有暴雨,多區的河流水位超越警戒水平,洪水摧毀多塊農田。香港蔬菜統營處總經理郭錦文指出,本港蔬菜供應有97%來自廣東省地區,受打風影響,內地供港蔬菜量減少5%,平均蔬菜批發價上升約10%,「由於未來廣東省惡劣天氣持續,多區出現水浸,令運輸受阻,平日每程約需4小時,現今至少需時6、7小時,運輸成本大增。
內地多省受災 搶高菜價
記者昨日走訪北角春映街街市及香港仔街市,發現葉菜類及瓜類的零售價全線上升近30%,部分瓜類如節瓜、冬瓜亦不能倖免,加價約20%。春映街街市菜販「龍記」指出,由於來貨價上升近30%,每斤莧菜由8元加至12元、菜心零售價由平日8元加至10元、每斤通菜則由9元上升至12元,「批發商稱,廣東省天氣惡劣,未來菜價有排貴」。
郭錦文解釋,本港的菜價受內、外夾擊,暴雨廣東蔬菜收成下跌,「本港瓜類主要由廣東省供應,故影響較大。菜芯、芥蘭雖可改輸入外省如銀川、湖南等地的,但外省菜價亦因多個省市有天災而被『搶高』逾20%」。
市民倍感壓力 一餸多餐
菜價飆升,市民倍感壓力,紛謀對策,改以其他食材入饌。葉小姐指,絲瓜、粟米的價格相對穩定,會減少吃葉菜類。另外,吳太則會改以白蘿蔔入饌,「白蘿蔔炆豬肉,一份分幾餐吃。不然每餐都要捱貴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