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樹榮(左)表示,市建局將於今年底在前觀塘政府合署用地建成臨時小販市場和小巴站等,令公共設施不會受重建影響而停用,實行「無縫搬遷」。 羅繼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羅繼盛) 本港歷來規模最大的市區重建項目—觀塘市中心項目,自2007年開展後,首期地盤已計劃在今年內預售樓花,其餘發展區的收購工作亦進行得如火如荼。為免重建期間影響區內社會設施,市建局分階段設置臨時社區設施,包括今年底於第四期地盤、即前觀塘政府合署用地建成臨時小販市場和小巴站等,臨時巴士站亦預計於2014年第三季啟用,實行「無縫搬遷」。
第一期年內預售樓花
觀塘市中心項目是市建局歷來最大型的市區更新項目,佔地5.35公頃,共5期發展區,分3個階段進行。早前命名為「觀月.樺峯」的第一期月華街地盤計劃,現正興建上蓋,預計今年預售樓花,將提供299個住宅單位。而第二、第三發展區將興建4幢高層住宅樓宇,可提供約1,700個住宅單位;下層包括住宅停車場、小販市集和雙層公共交通設施。市建局計劃於明年初進行公開招標,預計小販市集和公共交通設施於2016至2017年度落成,住宅則於2018年落成。第四發展區將於2021年落成,而第五發展區則計劃於2019年至2021年完成發展。
市區重建局總監(觀塘項目)李樹榮昨日在傳媒茶敘中表示,市建局於去年已完成清拆觀塘政府合署,並會利用該用地進行興建臨時公共設施作「無縫搬遷」,包括2層高的小販市場、小巴站、垃圾收集站和公廁,令公共設施不會受重建影響而停用。現時前觀塘政府合署用地已完成遷移樹木工作,並正在興建臨時小販市場的地基和上蓋,臨時小巴站則正安裝去水和油污處理設施,將於今年底落成,並進行搬遷,以騰空第二、第三發展區的用地進行重建。
重置攤檔 不收租金
李樹榮表示,臨時小販市場可提供125個攤位,足以暫時安置現時重建區內120名持牌固定攤位小販。市場設計諮詢過商販的意見,攤檔排位由現時的長廊形,改為「田」字形格局,讓每個小販檔都可以面向兩面的行人通道。由於臨時小販市場屬重置設施,市建局不會收取租金,只由食環署依現行現定,按面積向小販收取牌費,4呎乘6呎的一年牌費約為7,000元。臨時小巴站的位置亦較現時接近觀塘港鐵站,小巴及後毋須駛經裕民坊,大大舒緩裕民坊的交通,現時人車爭路的情況亦可得到改善。
另外,市建局亦將會在裕民坊美都大廈現址設置臨時巴士站,預計於2014年第三季完成,屆時九巴3D號、17號、過海線101號亦會暫時遷至該站。而第一期月華街重建項目「觀月.樺峯」會重置觀塘賽馬會健康院診所,預計於今年底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