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Larry Pope(左)、雙匯國際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萬隆。涂若奔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內地著名的肉製品龍頭企業雙匯,早前以71億美元成功收購美國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創下內地企業收購美國企業的最大額交易紀錄。雙匯國際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萬隆表示,雙方「因豬而結合」,將可發揮優勢實現共贏,預計雙匯今年加工肉製品生產規模將達180萬噸,明年將進一步增至200萬噸。
恪守「六不」原則
史密斯菲爾德首席執行官Larry Pope亦表示,這是「最好的聯姻」,有利於將該公司的豬肉產品出口到中國,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雙匯和史密斯菲爾德昨日在本港舉行記者會,吸引到大批傳媒採訪。萬隆表示,之所以收購史密斯菲爾德,主要是因其具有百年歷史,是全球知名品牌和行業領導者,相信憑借該公司在美國擁有的豐富資源,配合雙匯在中國內地的龐大市場,合併符合兩間公司以及中美兩國的利益。他又強調,合併後雙匯將恪守此前承諾的「六不」原則,即保持史密斯菲爾德的運營不變、管理層不變、品牌不變、總部不變,及不裁減員工和不關閉工廠,並將與美國的生產商、供應商和農場繼續合作。
Larry Pope亦表示,雖然此前曾有股東對收購持異議,但雙匯承諾的「六不」原則及願意保持公司的完整產業鏈,令公司相當讚賞,再加上雙匯提出的競標價格最高,對公司投資者較有利,故最終選擇接受雙匯的收購。他笑稱對此次「豬豬聯姻」感到開心,雙方一直以來互相尊重,合併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分享共同的遠景」,對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無計劃港上市
有傳媒問及合併後如何避免「瘦肉精」風波再度發生,萬隆表示,雙匯一直重視產品質量問題,史密斯菲爾德在產品安全控制方面更是「全球最好」,今後雙方將加強交流,令消費者享用安全放心的產品。他又透露,目前內地的肉製品需求已由過往的「高溫肉製品」為主,轉變為對「高端的低溫肉製品」需求日漸增多,公司未來會擴大此類產品的生產規模,現時在鄭州、南寧等多個城市均有低溫產品的工場,計劃未來會再開設兩個低溫產品的工場。
另外,有報道指雙匯計劃明年來港上市,集資額約10億美元。萬隆對此回應稱,「上市是件好事,我們也希望上市」,但在上市之前需要具備各項條件,做好準備工作。雙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整合兩間公司資源,增加貿易進出口等,因此在現階段,「(上市涉及的)資產、時間和地點,公司均未有具體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