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不能容納五個免費電視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04]     我要評論

蔡和平

 我是根據自己從事電視行業接近半世紀的經驗來說。我在澳洲參與電視製作,從低做起、到新加坡工作、協助無線電視開台,至上世紀90年代經營自己的電視頻道(CETV華娛衛視廣播有限公司)。我的看法是基於個人觀察和在傳媒行業打滾多年的專業經驗,這些經驗使我清楚知道建立和營運一個電視頻道所需要的是什麼。

 要是問我,我會建議政府只增發一個免費電視牌照而非現時的兩個,更加不會是公眾認為的三個!對任何政府來說,如果明知最少一個電視台會失敗告終,仍然發出更多電視牌照,這絕對不是負責任的做法!

 有人或會提出,是否應該由市場來決定誰人失敗離場?我想指出,香港的電視廣告收益有限,絕不可能讓五個電視台全部生存下來。據我估計,無線的利潤會減少甚至只是做到收支平衡,其他較弱的電視台則會慘淡經營,而其中一間更會在兩年內結業。既然只發出兩個牌照,政府決定發給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是正確的,因為他們的控股公司(即有線電視和now TV)分別有20年及10年的營運經驗,備受認同;相反,香港寬頻所經營的電視頻道則欠缺公眾認受性。香港寬頻跟有線電視和now TV都是提供相近的收費電視服務,但它的競爭力大大落後於人,情況就如亞視與無線比較一樣。

免費電視逐漸褪色

 隨著大眾轉到網上尋找新娛樂模式(電影、遊戲等),包括可隨時在網上自選收看電視節目,如無線電視提供的「my TV」,收看電視的人將越來越少,傳統電視觀眾正逐漸流向互聯網。我看到免費電視的重要性、價值,以至受歡迎程度會減低,大眾逐漸由免費電視頻道轉而選擇有線頻道,因其提供多種主題頻道,例如電影、紀錄片、兒童節目、卡通、烹飪節目、生活資訊等。我個人估計「綜合娛樂頻道」(即包括主題頻道的所有節目)將輸給有線頻道,而電視整體上亦不敵可讓人隨時收看節目的互聯網。

 我希望大眾不要在沒有充分了解本地電視業生態之下,為反對而反對。市民不應純粹因為厭惡無線或亞視,或因為一些不相關的事情討厭政府,就支持發出第三個免費電視牌照,但卻沒有真正了解本地電視行業情況。我們看到有很多人上街支持發出更多免費電視牌照,但其實他們當中很多甚少看電視或者根本完全不看,只是看互聯網。須知道香港電視聲稱已製作的超過200小時節目,如以每日只播放4小時新節目來計算,連兩個月也維持不到。

 香港廣告商會最近發表聲明,支持發出更多牌照,使觀眾可以有更好的節目和更多選擇。這點恕我不能同意,如果沒有廣告收入支持節目製作,我們可以期望有多少高質素節目?高質素節目是需要有相當製作費用的。如果要觀眾的選擇只是低質素的節目,這根本不是選擇;只有可以選擇好的節目或差的節目,觀眾才真的有選擇。

 新加坡的深刻教訓

 我想舉一個例子:新加坡從1963年開始有一個電視台,至38年後,政府於2001年首次向新經營者SPH(Singapore Press Holdings新加坡報業控股)多發一個免費電視牌照,讓其開辦新電視台,於是新加坡初次出現兩個電視台競爭,像我們香港的無線與亞視一樣。但僅僅三年半之後,至2004年年底兩個電視台即合併成為一個。新加坡2003年人口430萬,兩個電視台即使是由政府佔大部分股份,由於電視廣告增長有限,結果仍然是生存不了。新加坡至今仍維持只有一間電視台。

 新加坡唯一電視台Media Corp的上一個財政年度(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總收入是6億2,100萬新加坡元(約港幣37億元),經營利潤是2,570萬新加坡元(約港幣1億5,400萬元)。Media Corp的37億港元收入同時包括版權、訂閱費和電影製作等收入,我不知道當中有多少是廣告收益。據我所知,新加坡政府經常為一些推廣文化和社會價值的電視節目,提供製作費資助(香港沒有這需要,因為香港電台會製作此類節目)。如果Media Corp部分節目製作沒有得到資助,很明顯它的利潤會大減。

 根據2012年的數據,香港(人口720萬)的電視廣告總支出約為 70多億元,在減除代理佣金、廣告製作開支和代言人費用等支出後,剩下的只有約40億至50多億元。試想像,這筆款項需由四間電視台分享(無線、亞視、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無線在2012年的電視廣告收入約為30多億元,總收入為54.5億元,溢利約17億元。這表示無線每年營運開支超過37.5億元(包括在台灣及海外的營運開支),產生了30多億元本地廣告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在這37.5億元的營運開支當中,多少是用於香港的頻道呢?我只能假設無線每年以約20億元的營運成本,產生30多億元的本地廣告收入。

市場太小了!

 根據無線的規模,假設我們以每年20億元營運一個電視台,五個電視台便需要100億元營運成本(20億×5),撇除超過50億元的潛在電視廣告收益,便會有超過50億元的損失,需要由四間或其中幾間電視台承擔。如果無線維持17億元的溢利,則其餘四間電視台便會出現更多虧損。

 假如我們降低營運成本至每年15億元,共有5個電視台,則整體營運成本為75億元(15億×5),即使計及50億元的廣告收益,仍然有25億元的虧損。如果我們進一步把營運成本推低至每年10億元(這數額實際上是太低了,多年前亞視的營運成本也要12億元),即使所有電視台平均分享廣告收益,依然沒有電視台能夠錄得盈利。明顯地,無線的營運成本會維持在約20億元的水平。

 我依據推測,亞視現時每年的營運成本不多於5億元,因此我們經常看到它重播舊節目,亦甚少本地製作;而亞視在往日好景時,每年的營運成本是超過12億元。我認為,一間電視台每年需要最少15億元(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分別得到有線電視和 now TV的支持,可能不需那麼多成本)的營運成本才足以抗衡無線,提供高質素節目,否則只會出現多一間亞視。

 誠然,低成本電視台只能夠製作低質素和低品味的節目。但無線即使坐擁豐厚資源,也會製作同樣質素的節目 。

 王維基對營運免費電視台的熱誠和自信,我是充分肯定的。我提議王維基繼續製作節目,向電視台及互聯網新媒體供應內容,靜待時機,在2015年亞視牌照屆滿時申請接手營辦,甚至可能不需要等到2015年,除非亞視能夠在2015年牌照屆滿前表現突然脫胎換骨!

 無線和亞視的牌照在香港覆蓋率達98%,今次政府批予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的牌照則有所不同,只能提供服務給其網絡覆蓋的住戶,約佔香港整體住戶的70﹪至90%。一些住戶甚至需要添置機頂盒才能收看它們的節目 。

 現時,我仍然看到另一些電視台製作低質素節目,為的只是吸引更多觀眾,但在過程中卻荼毒了我們的年輕一代,我會形容這些節目為「無品味的垃圾節目」。無線是有製作好節目的,但為甚麼也會有「垃圾節目」,從而抹煞了製作優質節目人員的努力呢?答案十分清楚,正正是因為亞視現在缺乏好節目。

 我希望我們的商營電視台能抱有香港電視台的使命,製作高質素和具社會責任的節目內容。

 我建議政府應該訂立更嚴格的電視牌照條件,規定必須製作若干小時的本地節目(而且是不同類型的節目), 在特定時段(特別是黃金時間)只可播放本地製作的節目,以免像亞視般,在黃金時間播放廉價海外節目。我們亦需要限制節目在免費電視頻道的重播次數,例如禁止節目在同一天再次播出,只准在另一天重播。畢竟免費電視頻道並非收費電視頻道,必須遵守更嚴格的牌照條件。

 無線電視在開台後的三十多年內,製作了大量優質節目,令演藝界人才輩出。這亦是我對一個負責任電視台的期盼。

相關新聞
張曉明重視市民來信 顯示務實新風 (2013-11-04) (圖)
廿四味:反對派煽動包圍立法會是教唆犯法 (2013-11-04)
香港不能容納五個免費電視台 (2013-11-04)
環球視野:反對派濫用特權法衝擊行政主導 意欲何為? (2013-11-04)
每周輿論動向:香港輿論:不容「佔中」勾結「台獨」分裂國家 (2013-11-04)
管見集:戴耀廷供出了「變天」的計劃 (2013-11-04)
「佔中」與「獨」共舞引火自焚 (2013-11-04)
施明德「踢爆」李卓人大話連篇 (2013-11-02)
《特權法》劍指行政主導 建制派應顧全大局 (2013-11-02)
美國在港上演「竊聽風雲」搞霸權 (2013-11-02)
三中全會:改革將齊頭並進 (2013-11-02)
西方走廊:奧巴馬因竊聽陷道德和信任危機 (2013-11-02)
西方走廊:奧巴馬因竊聽陷道德和信任危機 (2013-11-02)
管見集:中央警告:「佔中」綁「台獨」必受重擊 (2013-11-01)
自留地:口宣明德心中丟仁 身陷濁水背向黎民 (2013-11-01)
香港是什麼? (2013-11-01)
舊邦新命 命在維新 (2013-11-01)
來論:范國威「排外」議案挑動對立帶頭歧視 必須追究 (2013-11-01)
廿四味:《蘋果日報》社評侮辱市民智慧 (2013-11-01)
「佔中」搞手混淆「統獨」之別乃自欺欺人 (2013-10-3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