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環球視野:反對派濫用特權法衝擊行政主導 意欲何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04]     我要評論

蒯轍元

 反對派借發牌事件發難,既衝擊行政主導,又為「佔中」造勢,欲達到一箭雙鵰的目的。反對派議員以特權法來強制行政會議交代發牌事件,衝擊行政會議的保密制度及集體負責制,瓦解行政主導,從根本上打擊和削弱行政長官的管治權,其惡果是癱瘓政府運作,令香港陷入無政府主義的混亂狀態。反對派「削權」的目的,是為了「奪權」,為此反對派除了濫用特權法衝擊行政主導外,還利用事件刻意複製去年的「反國教」運動,意在為反對派挑戰中央底線的普選方案和「佔中」運動造勢,以利反對派在亂中奪取香港的管治權。建制派議員必須團結起來,聯手否決反對派的議案,粉碎反對派癱瘓政府亂中奪權的圖謀。

 反對派陣營的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將於本周三立法會大會提出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要求政府交出審批免費電視牌照檔案。由於議案在分組點票下難以通過,公民黨法律界議員郭榮鏗提出「補底」修訂,表明要求索取的政府檔案不包括行會內容,以及涉及牌照申請者的商業秘密,但由於難以分辨哪些是不適合以及適合公開的檔案,因此郭榮鏗的「補底」修訂不過是障眼法,是為反對派濫用特權法衝擊行政主導作掩護。而反對派濫用特權法的目的,是衝擊行政會議的保密制度及集體負責制,瓦解行政主導。

保密制及集體負責制不可輕易動搖 

 行政會議的保密制度及集體負責制是行會運作的基礎,不論1997前的行政局或1997後的行政會議,都一直實行保密制和集體負責制。行會某程度上等同外國的內閣制,內閣會議討論涉及公眾利益的敏感事件,為確保商業秘密及保障成員暢所欲言,所以必須保密。《宣誓及聲明條例》規定,行會成員須於獲委任後作出「盡職誓言」,除非獲行政長官授權,決不向任何人洩露行政會議的議程、討論內容,及基於行政會議成員身份而獲得的任何文件。否則,特首可視乎情況對洩密者採取行動,包括勸喻、警告、免除職務甚至採取法律行動。這表明,行會實行保密制及集體負責制有其悠久傳統,同時亦有《官方保密法》限制政府秘密資料外洩。因此行會的保密制度及集體負責制不可輕易動搖及改變。 

 這次發牌不單涉及香港電視,也關係到其餘兩間申請公司,他們都向特區政府提交了各自的投資計劃,涉及大量商業秘密。倘若如反對派所要求般公開有關文件,肯定會涉及各公司的投資計劃、財務資料等各種敏感資料,公開這些資料不但會洩露其商業機密,而且這些都是敏感的股價資料,隨時會引發股市大波動,可能對股東造成損失,屆時誰來負責?香港作為一個商業社會,政府絕對要保障商業保密原則,不能公開有關資料,否則其他公司將來還怎會信任香港?反對派以群眾運動的方式逼迫政府發第5個牌予香港電視,如果此例一開,香港的法治和營商秩序將崩潰。

反對派「削權」是為了「奪權」

 從憲制角度看,若然立法會通過以特權法取得行會文件,行政主導的憲制模式將受到嚴重衝擊,甚至瓦解。特首會同行會的決策,是香港行政主導的一個主要體現,立法機構沒有權力去侵佔行政機構的權力。反對派議員借發牌事件為名,以特權法來強制行會交代事件,本質上是將立法機構的權力凌駕於行政機構之上。 

 反對派濫用特權法衝擊行政主導,是從根本上打擊和削弱行政長官的管治權。而反對派「削權」的目的,是為了「奪權」。反對派企圖癱瘓政府運作,令香港陷入無政府主義的混亂狀態,以利反對派在亂中奪取香港的管治權,因此反對派除了濫用特權法衝擊行政主導外,還利用事件刻意複製去年的「反國教」運動。公民黨、民主黨、學聯、學民思潮等,仿效去年的「反國教」的「非政黨」的模式,欺騙藝人和電視觀眾參加包圍政總的集會。10月16日,他們成立了「民間開放電視行動」的空殼組織,兩天之後,就宣稱他們在網上組織了接近50萬人的簽名,支持包圍政府總部的集會。甚麼人能夠組織3.6萬人出席包圍政總集會(反對派聲稱12萬人出席)?香港電視網絡的員工根本就沒有這個條件,只有反對派有這個能量。 

粉碎反對派癱瘓政府亂中奪權的圖謀

 反對派利用事件衝擊行政主導,並刻意複製去年的「反國教」運動,意在為反對派挑戰中央底線的普選方案和「佔中」運動造勢。「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就多次以駭人聽聞的「核爆中環」來形容整場運動,聲稱「佔領中環」核爆所造成的破壞力,不止於爆炸的那一刻,更在於之後的核輻射擴散,並公開表示「不排除活動以流血收場」,還申明「將繼續進行各種各樣的不合作運動」,「真正令香港癱瘓,令香港成為一個難以管治的地方」。最近「佔中」搞手將「台獨」禍水引入香港,必然把「台獨」禍害台灣的種種亂象引入香港,李登輝、陳水扁主政期間,「台獨」成為台灣社會的亂源,「台獨」製造社會紛爭,令台灣社會撕裂,政局動盪,經濟沉淪、民生凋敝,並造成兩岸關係緊張惡化。「佔中」勾結「台獨」,將促使「台獨」「港獨」兩獨合流,嚴重惡化香港政局、打擊特區政府管治衝擊「一國兩制」和香港繁榮穩定,對香港的禍害更大。

 很明顯,反對派濫用特權法衝擊行政主導,並利用事件刻意複製去年的「反國教」運動,意在癱瘓政府運作,令香港陷入無政府主義的混亂狀態,為反對派挑戰中央底線的普選方案和「佔中」運動造勢,以利反對派在亂中奪取香港的管治權。這既嚴重損害港人福祉,又為特首普選製造障礙,應該受到強烈譴責。建制派議員必須團結起來,聯手否決議案,粉碎反對派癱瘓政府亂中奪權的圖謀。

相關新聞
張曉明重視市民來信 顯示務實新風 (2013-11-04) (圖)
廿四味:反對派煽動包圍立法會是教唆犯法 (2013-11-04)
香港不能容納五個免費電視台 (2013-11-04)
環球視野:反對派濫用特權法衝擊行政主導 意欲何為? (2013-11-04)
每周輿論動向:香港輿論:不容「佔中」勾結「台獨」分裂國家 (2013-11-04)
管見集:戴耀廷供出了「變天」的計劃 (2013-11-04)
「佔中」與「獨」共舞引火自焚 (2013-11-04)
施明德「踢爆」李卓人大話連篇 (2013-11-02)
《特權法》劍指行政主導 建制派應顧全大局 (2013-11-02)
美國在港上演「竊聽風雲」搞霸權 (2013-11-02)
三中全會:改革將齊頭並進 (2013-11-02)
西方走廊:奧巴馬因竊聽陷道德和信任危機 (2013-11-02)
西方走廊:奧巴馬因竊聽陷道德和信任危機 (2013-11-02)
管見集:中央警告:「佔中」綁「台獨」必受重擊 (2013-11-01)
自留地:口宣明德心中丟仁 身陷濁水背向黎民 (2013-11-01)
香港是什麼? (2013-11-01)
舊邦新命 命在維新 (2013-11-01)
來論:范國威「排外」議案挑動對立帶頭歧視 必須追究 (2013-11-01)
廿四味:《蘋果日報》社評侮辱市民智慧 (2013-11-01)
「佔中」搞手混淆「統獨」之別乃自欺欺人 (2013-10-3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