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專訪高廣垣
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達出一個重要信息,中央正在轉變房地產調控思路,即由解決「房價上漲過快」的具體問題,轉變為「住房供應體系建設」的系統問題,進而把房地產業融入與整個經濟結構調整和改革的體系之中。在此大背景下,2014內房走勢會如何變化?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香港分會主席高廣垣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2014年內地樓市在總體可控局面下將逐步靠穩,不會出現今年的漲幅,但也不會大跌。 ■香港文匯報記者 羅縈韻
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熾熱之後,內地房地產市場在今年年末出現「退燒」的跡象,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漲幅不斷收窄,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等增速也跌至年內低點。展望明年,高廣垣認為,內地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價格仍將靠穩,三、四線城市則會出現價格下跌的局面。
綜觀內地商品房的發展,高廣垣指出,商品房市場從98年開始蓬勃起來,最初物業種類只集中在住宅方面的開發,近年則逐漸走向多元化,如商場、辦公樓、酒店,以至物流中心等,各適其適。他指出,中國新領導層一直主張房地產價格由市場來自行調節,而不是太多的依靠行政手段來干預,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經過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以及在內地缺乏投資渠道的情況下,房地產價格已非常高了,若由市場自行發展也有一定的危險性。
在他看來,明年一、二線城市房價走勢還是較穩的,不會大幅下滑,因為這些地區的房地產供應還是較為不飽和,再者,政府已針對住宅市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新一屆政府也不希望再用新的行政手段來管理市場。不過,三、四線城市已呈現供過於求的現象,這些地區的住房價格明年或會下跌。儘管房地產市場已存在泡沫,但高廣垣認為不一定是壞事,他現時也很難斷定泡沫爆破的具體時間。
寫字樓方面,高廣垣認為只能看好一線城市中的寫字樓發展,因為其它城市對辦公樓的建築並不十分講究,需求方面也不太強烈。此外,現在供應較多的是商場,而且有很多綜合體。他指出,在電子商貿的衝擊下,一些中低檔商場的經營較為困難,大部分城市在此方面可能會出現供應過剩;其次,消費者行為模式變化較快,國人消費模式改變的速度讓香港都望塵莫及。「這種快速變化令到商場難以適應國人新的消費行為,因為商場一旦蓋好就很難再去改變它的檔次。」
看好物流倉儲物業
物流和倉儲可能是發展最好的一塊,「現在在中國,一件產品從出廠到最後運達零售環節,這中間的分銷成本比美國高很多倍,在此方面中國的物流倉儲是十分有前景的;更何況,國家在政策方面也未對物流方面作出限制,且現在中國人的財富越來越多,國家也應該鼓勵消費。」
至於工業地產的走勢,高廣垣則認為要配合城市的發展。他進一步解釋稱,首先,要看當地的資源及產業結構;其次,要看當地政府的運作能力,是否有能力引進一批善用當地資源與定位的大企業。他認為,每個城市都可以建設CBD或者大型住宅和商場,但是興建工業園區就相當不容易,不僅需要考慮當地正處於甚麼發展階段,也要顧及自身有甚麼資源可以拉動這個園區。
對於香港的樓市表現,高廣垣表示擔憂。他直言香港樓價水平已漲得非常厲害,雖然市場需求仍然很大,只要沒有外來因素的干擾,樓價暫時還不會有大跌的理由。至於外來因素是甚麼,他暫時還難以判斷。在他看來,明年本港土地供應還是緊張的,其次宏觀的經濟環境沒有大幅加息的可能性,除非出現大的變故,否則本港樓價雖然會跌,但是幅度不大。
談及內地目前的房地產發展融資狀況,高廣垣指出,銀行提供貸款予房地產商基本都會選擇那些較大的房地產商,中小型的房地產企業則偏向選擇信托公司,民間資本也很想進入房地產市場,不過發信託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其監管不像銀行那麼直接。其次,國內也成立了很多房地產基金,未來應該還是會有較大發展的。
倡政府積極研究REIT發展
他認為,目前內地房地產融資渠道比較單一,多集中在銀行和信托公司,所以預計未來有三個方面可以發展。首先是房地產基金,以私募基金的投資方式,這在海外市場發展得很成熟,現在民間、企業及機構投資者的資本應該進入這個圈子裡面。目前房地產行業都普遍看好房地產私募基金,但是有關基金的審批相當困難。所以他認為,倘若中央政府打算重點培養上海自貿區、前海及南沙這些地方,就應該將成立房地產私募基金在這個區域內先行先試。
另外,他認為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的發展也非常有前景,建議中央政府加緊研究。現在國內高質量的不動產很多,如高級酒店、商場等,租客的檔次也很高,在這種情況下,REIT可以將長遠的資金引入房地產市場,如保險等,這些長期的投資都可以引入。當然,REIT也是在國內做會比較好,亞洲區很多地方已經有REIT了,而中國還在等。此外,商業按揭證券化(CMBS)的市場也值得考慮。
對於資金配置的建議,高廣垣認為可在亞洲其它地區物色投資機會,如:馬來西亞。此外,歐洲和美國也是比較合適的投資地點。他解釋稱,歐洲目前資產價格相對便宜,預見未來將逐步回升;而美國的經濟動力相對強勁,幣值走勢也比較堅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