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轍元
經歷兩周時間,通過中美雙方防務部門低調冷處理的中美軍艦南海險些相撞的事件原本已平息下來,豈料19日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突然發威,高調指責中國:「中方軍艦的攔截行動,橫在『考彭斯』號前面100碼的地方,這是不負責任的。」並警告中方:「這種事情非常容易引爆局勢,可能扳機或者火星一樣,導致最終的誤判。」哈格爾還強勢要求中方「保持克制」,避免此類「挑釁事件」發生。哈格爾作為掌管美軍的最高官員,突然如此公開發作、強硬表態,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地指責中國,中方當然不會接受,這無疑會對中美兩國關係和軍事互信造成損害。
哈格爾如此公開表態,顯然是有失理性的,是莽撞的,似乎有悖哈格爾溫和立場,其原因何在呢?
哈格爾莽撞表態有失理性
中美軍艦險些相撞事件發生在中國的家門口,在遼寧號航母編隊軍事訓練的內防區內。美海軍「考彭斯」號巡洋艦,違背國際慣例、國際法,逼近追蹤遼寧號航母編隊,偷窺竊取情報,而且不顧警告竟然闖進遼寧號航母編隊內防區,嚴重干擾和威脅中國航母編隊的軍訓和安全。中國軍艦毅然決然地迎頭攔截逼停「考彭斯」號巡洋艦,經過當事雙方的通話交涉,各自轉向駛離。事發後,美軍方把事件的非真相信息透露給媒體,引發了西方媒體一輪炒作,指責攻擊中國。
對此事件,中方從維護中美關係和兩軍關係的大局出發,在兩國防務部門之間溝通,使得雙方都做低調冷靜處理,並開始協商建立防止突發相撞誤判的機制。這原本是化險事為好事的事情,卻被美國國內強硬派和亞洲盟友尤其日本認為,該事件結局和事後處理是美國軍方的失敗,是美國的軟弱和讓步。這樣的退讓最終將導致美軍更重大的失敗,導致美國同盟國關係的鬆動,而且助長中國向主宰太平洋的目標邁進。顯然,作為美軍的最高指揮官哈格爾受到了不小的政治和輿論壓力。為了挽回軍方面子,為了安撫國內鷹派和日本、菲律賓等盟國,哈格爾如此強硬作秀,以圖做些補救,也算是給了國內鷹派和盟國一個交代。這或可看作是哈格爾作為政客不得不做出的隨機應變,以順應客觀環境。此其一。
凸顯美方咄咄逼人的霸道行徑
其二,哈格爾當上國防部長,進入奧巴馬政府高層,搖身一變成了奧巴馬統帥下的美軍最高指揮官,大權在握,躊躇滿志,隨着地位大變,身份大變,心性也大變了。想當年哈格爾作為美軍軍官參加了美國發動的越南戰爭,親歷越戰的殘酷慘烈,體認到越戰反人類的非正義性。事後,哈格爾積極投身反戰運動,成為著名的反戰鬥士、反戰英雄。曾幾何時,當年的反戰鬥士蛻變成好戰的鷹派,反戰英雄蛻變成為美軍工集團服務的政客。哈格爾的蛻變是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的。由此,就不難理解持溫和立場的哈格爾為何在對華戰略上變成強硬的鷹派了,也不難理解哈格爾為何突然如此對中國發難發威的作秀了。
其三,哈格爾發威作秀既凸顯了美方咄咄逼人的霸道行徑,而且背後還包含有美方和哈格爾本人欲藉機向中方發出強硬信號,妄圖阻止中國繼在東海劃設防空識別區之後,在南海也劃設防空識別區。所以有外國媒體評論說,這是哈格爾在給中國「打預防針」,也是在同中國「打心理戰」,嚇唬中國。中國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也讓美日感到切膚之痛的難受,南海中美軍艦險撞事件又讓美國丟臉,如中國再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會令美國更難受,盡失顏面。因此,哈格爾借南海險撞事件強硬出招,嚇阻中國。中方決不會吃哈格爾這一套,對此種招數早已見慣不驚。
其四,哈格爾此次向中方發難作秀,也意在佔據國內國際輿論高地,置中國於輿論批判席上。儘管哈格爾還表白美國不希望也不願意同中國發生撞船撞機事件,以免導致誤判,引發衝突。雖然美國不想同中國發生戰爭,但要維護航行自由,維護盟國安全,維護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維護美軍在亞太的主導地位,因此要求中國克制,避免同美國發生不測事件和衝突,共同維護亞太地區和平穩定。這不過是哈格爾在欺騙輿論,但卻欺騙不了中國。
中方來而不往非禮也
中國早已看穿了並習慣了美國政客們說一套做一套的伎倆把戲。美國口頭上說要和中國共同治理和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實際上是要中國聽命美國、俯首稱臣,而且對中國和平崛起威脅其老大地位又深感不安和恐懼。儘管中國一再表明不稱霸,不挑戰美國領導地位,提出同美國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美國卻仍舊堅持冷戰思維,一方面同中國虛與委蛇,不承認對中國實施遏制戰略;一方面又不斷加強在經貿上反制中國,在政治上孤立中國,在軍事上圍堵中國,而且近來越來越強勢地把後者置於前二者之上,擺出擠壓、進逼、威迫中國的戰略態勢。中國已強烈感受到被美國編織和收緊軍事封堵的安全危機,而且這一以冷戰產物軍事同盟為基礎,空海一體戰為攻擊威懾的危機在步步逼近、日益加重。中國必然被迫採取針鋒相對的強硬防衛舉措,如大力加快發展現代軍事力量、先進的武器裝備,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還將擇機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等防禦性自衛安全戰略和戰術手段,以應對美國和日本等的威脅與挑戰。
美日不克制而僅要求中國克制是不可能的。來而不往非禮也。中方的原則是對待傷及自身安全和核心利益的挑戰、挑釁是先禮後兵。中國言必行,行必果。美日還是應該逐漸適應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為了自衛和安全,為了地區和平穩定,為了保障經濟社會建設發展,而適度壯大擴展軍事力量,優先發展海空軍力和戰力,對此美日要放棄把此視為威脅的勢不兩立的冷戰觀,應該逐漸適應,並且與中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好!如此雙方才能互利安全、亞太地區和世界才能和平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