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毛澤東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貢獻


楊親華

解決台灣問題是毛澤東畢生未竟事業。為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毛澤東殫精竭慮,做了大量工作,作出歷史性貢獻。

一、提出解決台灣問題將成為中國長期戰略任務

1949年初,經過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決戰,國民黨失敗已成定局。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處於危局的蔣介石統治集團,開始考慮在全國失敗後的退路。1949年1 月蔣介石下野前後, 最後確定將國民黨的落腳點放在台灣,並開始了「放棄大陸,經營台灣」的計劃。

毛澤東是中共高層最早察覺蔣介石這一動向並進行深入思考的領導人。1949年2月1日毛澤東在會見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米高揚時,首次談及台灣問題。他說,目前,還有一半的領土尚未解放。大陸的事情比較好辦,把軍隊開去就行了。海島上的事情就比較複雜,須要採取另一種較靈活的方式去解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現在估計國民黨的殘餘全要撤到那裡去,以後同我們隔海相望,不相往來。那裡還有一個美國問題。台灣實際上就在美帝國主義的保護下。台灣問題更複雜,解決它更需要時間。毛澤東此番談話,明確提出台灣問題的複雜性,指出了台灣問題中的美國因素,並開始思考要把解決台灣問題同大陸上採取的軍事行動分開來處理的方式。

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的時評,首次明確提出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方針。文章指出,「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夢想托庇於美帝國主義的軍事保護下,把台灣作為最後掙扎的根據地」。「中國人民(包括台灣人民)將絕對不能容忍美帝國主義對台灣或任何其他中國領土上的非法侵犯,亦絕對不能容忍國民黨反動派把台灣作為最後掙扎的根據地。中國人民解放鬥爭的任務就是解放全中國,直到解放台灣、海南島和最後一寸土地為止」。同年12 月31日,中共中央發表《告前線戰士和全國同胞書》明確提出:「解放台灣,完成統一中國的事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在1950年的光榮戰鬥任務 。」為此,毛澤東和中共中央作了精心準備。1950年成立前線指揮部,由粟裕任總指揮。為了培養台灣幹部,把參加過「2.28」事件後退到大陸的幹部和解放軍中的台籍士兵集中在台灣幹部訓練團學習,對台工作關係集中在指揮部,並制定了具體攻打台灣的計劃。後來由於朝鮮戰爭爆發,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作戰任務也由「解放台灣,統一祖國」轉變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解放台灣的戰役因此被擱置。

二、確立一個中國原則及其基本內涵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國對台政策的基石,關乎台灣的法律地位歸屬。毛澤東在領導中國人民捍衛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正義鬥爭中,首先是同美國所謂「台灣地位未定」、「劃峽而治」等炮製「兩個中國」圖謀的正義鬥爭中形成了一個中國原則,並確立一個中國基本內涵。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向世界各國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取代國民政府反動統治,成為代表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明確宣佈「中華民國」已經喪失代表中國的合法性。新中國建立之初,美國在台灣主權歸屬中國問題上的立場是明確的。1949年12 月23日,美國務院《關於台灣的宣傳指示》表示,「台灣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戰略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從歷史上看,它是中國的」。1950年1月5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一項聲明中再次表示:「當台灣被作為中國的一個省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曾對此提出過法律上的疑難」。

然而,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出於冷戰需要,立即調整其對台政策。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聲明正式提出:「台灣未來地位的決定必須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復,對日和約的簽訂或經由聯合國的考慮」。隨後,美國政府把侵佔台灣作為一項長期政策確定下來,企圖將台灣問題國際化,使台灣脫離中國。

針對美國侵佔台灣,炮製「台灣地位未定論」,毛澤東進行了堅決鬥爭。6月28日,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八次會議上指出,「杜魯門在今年一月五日還聲明說美國不干涉台灣,現在看他那是假的,撕毀了美國關於不干涉中國內政的一切國際協議。」同日,周恩來發表聲明,代表中國政府宣佈,「杜魯門二十七日的聲明和美國海軍的行動,乃是對於中國領土的武裝侵略,對於聯合國憲章的徹底破壞」,「不管美國帝國主義者採取任何行動,台灣屬於中國的事實,永遠不能改變。」10月23日,中國政府任命伍修權為大使銜特別代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伍在安理會上嚴正指出:「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灣的地位早就決定了,台灣只有一個問題,就是美國政府武裝侵略我國領土台灣的問題。」這是新中國首次在國際舞台上全面充分表達中國政府關於台灣問題的一個中國原則。

朝鮮停戰後,美國進一步加強同台灣的軍事關係,並企圖與台締結防禦條約。這引起毛澤東高度警惕。在1954年7月7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指出:「現在美國同我們關係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台灣問題,這個問題是個長時間問題。我們要破壞美國跟台灣訂條約的可能。」

1958年5月後,台灣當局以中東地區局勢緊張為由,對大陸沿海地區進行武裝挑釁,美國也命令第七艦隊進入戰備狀態。台灣海峽局勢頓時緊張起來。毛澤東決定抓住時機,以炮擊金門的方式把台灣問題提出來。10月6日,毛澤東以國防部長彭德懷名義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接着又起草了《再告台灣同胞書》、《三告台灣同胞書》等重要文告, 系統地闡述了一個中國原則,強調「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沒有兩個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人的事由中國人自己解決,不容許外國勢力干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唯一合法政府」這些主張構成了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涵義 ,核心是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未完,明日待續。)

相關新聞
提名委員會方案的制定與落實 (2013-12-25)
揚清激濁:運用獨特優勢 主動參與改革 (2013-12-25)
桃劍陣:「佔中」是恐怖活動 戴耀廷狡辯不了 (2013-12-25)
毛澤東關於解決台灣問題的貢獻 (2013-12-25)
來論:反對派的「真普選」就是「無普選」 (2013-12-24)
廿四味:「長毛特首」何其丑! (2013-12-24)
「長毛可當特首論」侮辱香港市民 (2013-12-24)
習主席為普選討論指明方向 (2013-12-24)
港台新大樓「四大疑團」未解 (2013-12-24)
依《基本法》邁向普選 (2013-12-24)
「知華派」出任美國駐華大使 (2013-12-24)
習主席「務實討論 凝聚共識」閃爍理性光芒 (2013-12-23) (圖)
廿四味:余若薇無法無天 (2013-12-23)
堅持「底線思維」也是為了港人利益 (2013-12-23)
每周輿論動向:港輿論:務實談普選 「公提」走歪路 (2013-12-23)
學民思潮將自己當成反對派共主? (2013-12-23)
西方走廊:英法為達賴付出沉重代價 (2013-12-23)
頂天立地:惟有認同祖國 才能穩定香港 (2013-12-21)
公民提名將導致「港獨公投」 (2013-12-21)
政改不能天馬行空 (2013-12-2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